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撷芳亭夜话》
《撷芳亭夜话》全文
明 / 李之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闻亭秋气早,芳树晚留飔。

爱此槐阴月清光来入池。

微吟穿竹径对语隔花枝。

渐觉明河没,城头晓漏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城头(chéng tóu)的意思:指在城墙上,多指在高位上。

对语(duì yǔ)的意思:对语指的是两个相互呼应的词语或语句。它们在意义上相互对应,形成一种对仗的结构。

芳树(fāng shù)的意思:指品德高尚、声誉卓著的人。

明河(míng hé)的意思:指明亮的河流,比喻道路宽广明亮,前途光明。

清光(qīng guāng)的意思:指光亮、明亮

秋气(qiū qì)的意思:指秋天的气候、气息或氛围。

微吟(wēi yín)的意思:轻声低唱的吟诵。

晓漏(xiǎo lòu)的意思:指黎明时分漏下的一点光亮,比喻希望的曙光或希望即将实现。

阴月(yīn yuè)的意思:指月亮被云遮挡,不见光明。比喻事物暗淡无光,没有希望。

竹径(zhú jìng)的意思:指狭窄而幽静的小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撷芳亭所感受到的宁静与美好。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日傍晚至深夜的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交融。

首句“闻亭秋气早”,点明时间背景,秋风已至,凉意渐浓,为整幅画面铺垫了季节的气息。接着,“芳树晚留飔”描绘了傍晚时分,树木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情景,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爱此槐阴月,清光来入池”两句,将目光转向月色下的槐树,月光透过槐树的缝隙洒在水面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新的氛围。这里的“清光”不仅指月光,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宁静。

“微吟穿竹径,对语隔花枝”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静谧的氛围。诗人轻声吟唱,穿过竹林小径,与花丛中的友人对话,这一场景充满了诗意与和谐,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最后,“渐觉明河没,城头晓漏迟”以时间的推移结束全诗。随着夜深,银河逐渐隐没,城头的晨钟似乎还在悠长地回响,暗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夜晚时光的留恋与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夜晚在撷芳亭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李之世
朝代:明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猜你喜欢

岁科试竣,将入京有作·其三

从来教养政兼施,风俗还须士气维。

敢以咨诹虚使节,惭无化导忝人师。

林繁夏荫原因地,花借春阴要及时。

我已辛勤同刻楮,培根终赖露华滋。

(0)

微言·其三

蜗牛负屋壁根延,上雨旁风保障坚。

蛮触荒唐君莫笑,随身宫殿即知天。

(0)

暑夜同子敬·其六

对镜各有得,吟声一窗隔。

幽意为谁知,中庭立奇石。

(0)

感旧和仲则韵·其三

较量才名与艳名,青鸾紫凤岂虚生。

并刀抽水难分爱,磁石磨针尚动情。

杜牧十年盟未变,王郎一叹意难平。

是谁管领鸳鸯牒,不问人天颠倒行。

(0)

代挽太炎先生

虽黄巾犹重经师,汉末儒林有高密;

为来者预培贞干,凌烟位业肇王通。

(0)

挽高梁臣联

大树顿飘零,缅半生绩楙旂常,知北阙褒忠,旷典特颁鸡鹿塞;

高堂尽垂暮,惨前代祸同藩镇,值南辕返榇,英灵遗憾鹳鹅军。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