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筹边(chóu biān)的意思:筹备边防,加强边境防卫。
杵声(chǔ shēng)的意思:指锤击声或敲击声。
鼓鼙(gǔ pí)的意思:指鼓声和鼓点,形容喧闹热闹的景象。
孤城(gū chéng)的意思:指单独存在的城市或孤立无援的城市。
何日(hé rì)的意思:什么时候
九月(jiǔ yuè)的意思:九月是农历的第九个月,意味着秋季的开始。在成语中,九月常常表示事物的成熟、收获和转折。
卢家(lú jiā)的意思:指富贵或有权势的人家。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秋深(qiū shēn)的意思:指秋天已经深入,天气转凉,秋意渐浓。
声响(shēng xiǎng)的意思:声音宏亮、洪亮。
素秋(sù qiū)的意思:指纯朴、淳厚、不加修饰的秋天。
听鼓(tīng gǔ)的意思:指高度警觉,敏锐地听到某种警报或危险的迹象。
乡心(xiāng xīn)的意思: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许国(xǔ guó)的意思:指许多国家或地区。
燕山(yān shān)的意思:指山脉的名称,也用来形容事物的高大雄伟。
粤海(yuè hǎi)的意思:粤海意味着广东的大海,也指广东的繁荣和辽阔。
战士(zhàn shì)的意思:指参加战争并勇敢作战的人,也泛指为了某种事业而奋斗的人。
征袍(zhēng páo)的意思:指军队出征时所穿的战袍。
- 鉴赏
这首《秋砧》由清代诗人缪赞熙所作,描绘了秋天砧杵捣衣声中蕴含的思乡之情与国家情怀。
首联“征袍未寄素秋深,捣杵声声响复沉。”开篇即点明季节与情境,未寄的征袍象征着远行之人未归,捣衣声声,既是劳动的声响,也暗含着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这里通过“未寄”和“声声响复沉”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颔联“粤海甲披劳战士,燕山裘敝感乡心。”转而从战士的角度出发,描述他们身披铠甲,劳苦征战,远离家乡的情景。粤海与燕山,分别代表南方与北方,象征着广阔的空间与不同的战场环境,战士们的辛劳与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跃然纸上。
颈联“寒霜九月卢家怨,落日孤城杜老吟。”引用了卢家与杜甫的典故,进一步深化了思乡的主题。卢家怨,可能指代的是《长恨歌》中的故事,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哀怨;杜老吟,则是借用了杜甫在孤城中吟诗的形象,强调了在异乡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怀念。这两句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增强了诗歌的历史感与情感深度。
尾联“许国此身何日致,筹边愿听鼓鼙音。”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表达了诗人对于报效国家的渴望与决心,同时也流露出对实现这一目标的不确定性和对未来的期待。鼓鼙音,古代军队作战时所击之鼓,象征着战争与战斗的号角,这里寄托了诗人对国家和平与安宁的向往。
整体而言,《秋砧》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日砧杵捣衣声中蕴含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也有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关切,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家国情怀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江朝宗归括苍
半生三邂逅,相看成老翁。
诗情故崒嵂,袖有天都峰。
江山佳丽地,登临苦匆匆。
塔灯落淮水,寺楼倚霜空。
捃拾著锦囊,抚掌夸穷工。
归辔不可挽,思入孤征鸿。
洞天我昔游,俛仰星一终。
士友叹契阔,吏民念罢癃。
婆娑故将军,白发簿书丛。
足趼虽四方,梦寐烟雨东。
归田有脚力,尚往寻行踪。
期君斩寒藤,伴我支枯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