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恻恻吟·其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寂寥、花残香消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变迁与情感的流转。
首句“解语花残春寂寥”,以“解语花”比喻即将凋零的花朵,暗示春天的美丽正在逐渐消逝,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春寂寥”则直接点明了季节的更替,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而富有诗意。
次句“绣襟堆委暖香销”,进一步描绘了花落之后的景象。绣制的衣襟上,花朵的痕迹仿佛堆积着温暖的香气,但随着花朵的凋零,这股香气也渐渐消失。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衣物赋予了生命,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第三句“歌声尽惹周郎恨”,转而想象一个场景:在这样的环境中,或许有人在歌唱,但这歌声却引来了周郎(即三国时期的周瑜)的遗憾。这里的“周郎恨”既是对歌声引发的情感共鸣的描述,也是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惋惜之情的体现。
最后一句“顾误多繇问小乔”,则通过一个细节——询问小乔(三国时期周瑜的妻子),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复杂性。小乔在这里不仅是一个具体的个体,也象征着美好的回忆和失去的美好。通过这一问,诗人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情境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春日花落的凄美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对时光流逝、美好易逝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百宜娇
剪柳风柔,养花雨细,催就几番春讯。
弹指流光,惊心往事,早是踏青期近。
秋千倦倚,恰镇日、慵翻唐韵。
试轻衫、重又装棉,馀寒无奈犹蕴。
芳径里、落红成阵。日影转回廊,绿窗人困。
燕蹴帘钩,莺啼栏曲,不管愁萦方寸。
深深院宇,乍梦觉、绣屏香烬。
恁新来、瘦减桃花,钏环宽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