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蕴山辉自有期,匹夫眩璧罪何辞。
《荆山》全文
- 鉴赏
这首诗《荆山》由清代诗人吕履恒所作,通过对“荆山”这一自然景观的描绘与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生价值的独到见解。
首句“玉蕴山辉自有期”,以“玉蕴山辉”象征着内在的美与价值,暗示着美好的事物终将显露其光芒,等待被发现与欣赏。这里的“期”字,既指时间的流逝,也暗含着期待与希望,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终将显现的坚定信念。
次句“匹夫眩璧罪何辞”,通过“匹夫眩璧”的典故,比喻普通人对珍贵之物的盲目追求和误解,从而引出对价值判断的反思。这里“眩璧”即为迷惑于美玉,而“罪何辞”则表达了对这种行为的质疑与批判,指出真正的价值不应仅凭外在表象来评判。
后两句“那知太璞元来贵,不在连城互易时”,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一句“太璞元来贵”借用了“太璞无玷”的典故,强调了未经雕琢的原始状态同样珍贵,寓意着真正的价值往往在于其本真与纯粹。后一句“不在连城互易时”则与前文形成对比,指出真正的价值并非仅仅体现在交换与交易中,而是更深层次的存在于事物的本质之中。这两句诗通过对比与反问,表达了诗人对价值判断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内在美与真实价值的推崇。
综上所述,《荆山》一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哲理性的思考,探讨了价值判断与内在美的主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与价值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解连环
钻书头白。消无情岁月,梦中行客。
便送日、禁倚长谣,向歌外更堪,故人疏隔。
漫卷诗书,载离思、一行秋色。
又闲庭坠叶,旋扫旋稀,有谁能觅。闲心趁年拚掷。
渐街声巷影,灯火连宅。
暖润鼓、残萼熏炉,对三径月明,素梅装壁。
浅薄东风,料不管、香钿狼藉。
尽余杯、玉人唤起,那回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