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黄花》
《黄花》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四月扬州芍药多,先时为别苦风波

还家忽忽惊秋色,独见黄花出短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独见(dú jiàn)的意思:独特的见解或观点。

风波(fēng bō)的意思:指风和波浪,比喻社会上的动荡和纷争。

忽忽(hū hū)的意思:形容心情愉快,轻松自在。

还家(huán jiā)的意思:指离开家乡一段时间后归来。

黄花(huáng huā)的意思:比喻事物或人的本质已经改变或消失。

惊秋(jīng qiū)的意思:形容景色或音响极其美妙,令人感到震撼和惊叹。

秋色(qiū sè)的意思:指秋天的景色,也表示人生的晚年。

芍药(sháo yào)的意思:指人的美貌或事物的美丽,也可形容某人的才情或某事物的优美。

时为(shí wéi)的意思:指某个时刻或某个阶段是某种情况的时候。

为别(wéi bié)的意思:离别、分别

先时(xiān shí)的意思:过去的时间;以前的时候

注释
四月:农历四月。
扬州:地名,古称广陵,今属江苏。
芍药:一种观赏植物,有鲜艳的花朵。
先时:事先,早些时候。
别:离别。
苦:形容心情痛苦。
风波:比喻生活中的困难或变故。
还家:回家。
忽忽:形容心情突然或匆忙。
惊:感到惊讶。
秋色:秋天的景色。
独:独自。
黄花:指菊花,秋季常见花卉。
短莎:矮小的莎草,这里指草地。
翻译
四月的扬州芍药盛开
早些时候因离别而心绪不宁,如同经历风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四月时节游历扬州,见到芍药盛开的景象。这里的芍药不仅是一种花卉,更承载着诗人对往事的回忆和感慨。"先时为别苦风波"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离别之苦,以及经历过的人生风霜所带来的痛楚。

"还家忽忽惊秋色"一句,诗人回到家中,却发现时间匆匆,季节已悄然转换,秋天的气息渐浓,这种突然的季节变迁让诗人感到意外和感慨。"独见黄花出短莎"则是诗人在这个季节转换中独自欣赏到黄花从稀疏的草丛中探出头来的景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王安石在这首诗中不仅展示了其超凡脱俗的艺术才华,更是将个人情感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创造出了一幅动人心魄的意境画卷。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答王立之

每逢无可语,暂阻即相求。

解卷初增气,开怀得写忧。

昏烟宜带雨,风树更添秋。

绝唱犹多和,先衰怯后酬。

(0)

寄送定州苏尚书

初闻简策侍前旒,又见衣冠送作州。

北府时清惟可饮,西山气爽更宜秋。

功名不朽聊通袖,海道无违具一舟。

枉读平生三万卷,貂蝉当复自兜牟。

(0)

南丰先生挽词二首·其一

早弃人间事,真从地下游。

丘原无起日,江汉有东流。

身世从违里,功名取次休。

不应须礼乐,始作后程仇。

(0)

庚辰三月上旬登白门闲望

昔别子未仕,人言诗有神。

预知河岭阻,不作往来频。

剩喜今犹学,须知禄为亲。

五陵花满眼,作意莫禁春。

(0)

上赵使君

老气峥嵘盖九州,治声腾涌逐双流。

向来置醴蒙殊遇,此日弹冠愧少留。

千里山连环故国,中秋月好傍黄楼。

不应为米轻乡里,定复还从马少游。

(0)

九月九日魏衍见过

节里能相过,谈间可解忧。

致疏君未肯,得此我何由。

语到君房妙,诗同客子游。

一经从白首,万里有封侯。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