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又 题 迎 月 亭 宋 /胡 寅 从 来 共 惜 隔 年 期 ,划 却 东 山 尚 恐 迟 。欲 向 尘 中 先 得 眼 ,故 应 云 表 屡 扬 眉 。停 杯 专 待 寒 光 举 ,起 舞 还 愁 素 影 移 。常 与 此 亭 相 照 耀 ,更 须 佳 什 焕 梁 榱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常与(cháng yǔ)的意思:经常在一起;经常配合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得眼(de yǎn)的意思:指人的眼力敏锐,能够迅速看清事物的本质或真相。
东山(dōng shān)的意思:指避难、躲藏。
寒光(hán guāng)的意思:寒冷的光芒,形容光线冷酷、锋利或刺眼。
佳什(jiā shí)的意思:佳什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佳”表示好、美,而“什”表示事物、东西。佳什的基本含义是指美好的事物或物品。
年期(nián qī)的意思:指时间的长短,年限。
素影(sù yǐng)的意思:指人行动迅速,如同白纸般干净利落,没有一丝痕迹。
停杯(tíng bēi)的意思:停止饮酒,指因悼念或哀悼而暂时停止喝酒。
扬眉(yáng méi)的意思:指挺起眉毛,表示得意、高兴或自豪。
云表(yún biǎo)的意思:指天空中的云彩,比喻人的志向、抱负或追求。
照耀(zhào yào)的意思:指阳光、灯光等照射,使亮起来。
- 翻译
- 自古以来就珍视难得的相聚时光,哪怕等到东山再起也怕太迟。
想要在世俗纷扰中保持清醒,常常仰望云霄,展露笑容。
停下酒杯,只等月光升起,起身舞蹈又怕月影移动。
这亭子常与月光交相辉映,更期待有佳作能增添它的光彩。
- 注释
- 从来:自古以来。
共惜:共同珍惜。
隔年期:难得的相聚时光。
刬却:即使除去。
东山:比喻重新崛起。
尚恐迟:也怕太迟。
欲向:想要。
尘中:世俗之中。
先得眼:保持清醒。
云表:云霄之上。
屡扬眉:常常展露笑容。
停杯:停下酒杯。
寒光:月光。
举:升起。
素影:月影。
移:移动。
此亭:这亭子。
相照耀:交相辉映。
佳什:佳作。
焕梁榱:增添光彩。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寅所作的《又题迎月亭》,主要描绘了诗人对月光的期待和欣赏之情,以及与亭子相互辉映的意境。首句“从来共惜隔年期”表达了诗人对月亮一年才相聚一次的珍视,接着“刬却东山尚恐迟”暗示等待月出的时间漫长,流露出急切的心情。诗人想要在尘世纷扰中保持清醒,因此“欲向尘中先得眼”,期待在云层之上看到明亮的月光,“故应云表屡扬眉”形象地写出抬头望月的动作。
“停杯专待寒光举”描绘了诗人暂停饮酒,专注等待月光升起的情景,而“起舞还愁素影移”则写出了诗人起舞时担心月光移动,不愿错过与月光共舞的瞬间。最后两句“常与此亭相照耀,更须佳什焕梁榱”表达了诗人希望这座迎月亭能常常与月光交相辉映,并期待有更多优美的诗句来赞美这美好的景象,增添亭子的文化气息。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画面生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高雅文化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苏武慢.次虞韵,写怀一十二首·其十一
晚节亭中,赐闲堂上,长日从容笑语。
出郭寻春,过挢送客,翠竹白沙江路。
芳草长堤,绿杨古渡,隔岸几声杜宇。
道相公、久已归来,喜对家山如故。
忘形处、相伴渔樵,沙头同醉,村酒溪鱼旋取。
宠辱无惊,是非不管,此乐也应天与。
返照入林,断云堆墨,倏忽晚来风雨。
望城南、灯火攒星,独棹一舟归去。
满庭芳·其一午日
雨过阶除,风来帘幕,午窗清梦初回。
端阳节近,满院海榴开。
细数盆池荷盖,雕梁畔、燕子飞来。
醒睡眼,卿云五色,睛绕凤凰台。
故园当此日,兰舟竞渡,画鼓如雷。
有芳洲草阁,绿水萦回。
只为君恩深重,谁知是、补衮非才。
乌帽底,早堆华发,中夜对三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