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未春月由温州至处州道上杂咏·其五》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禅意的画面。"云深石室白生虚",开篇以深邃的云层和寂静的石室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暗示了诗人身处的环境清幽而神秘。"夜冷枯僧入定初",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寒冷和一位枯瘦的僧人正在打坐入定,这体现了佛教修行的寂静与专注。
"水月盈盈人不睡",诗人将水中的月影与人融为一体,形象地表达了月光洒在水面,波光粼粼,连人都仿佛被这宁静的景象所吸引,不愿入睡。"但分清影与寒鱼",最后两句通过寒鱼在水中游动,映衬出月影的清晰,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观察和体悟,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通过描绘旅途中的自然景象,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展现了诗人对禅宗意境的领悟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秋夜同章三十九弟次邠宿延庆山中纪游一首
芭蕉月上照窗扉,屋里老僧眠不知。
起来树根饮一盏,举头忽是三更时。
藤萝一处一处好,我亦持杯随处坐。
山鸡忽叫野钟鸣,满地西风愁杀我。
题渡水罗汉画
偏袒右肩赤一膊,开颜含笑不作恶。
广深莫种金莲花,故使浮杯衬双脚。
心既忘形亦忘怖,徒使旁观毛发竖。
本无行止令人图,竟到彼岸归何处。
我知画者意识真,是故古来传至今。
亦无此心可得惊,亦无此身可得沈。
浪头乘风正得路,不动庄严几时去。
从今不往亦不还,一幅之间作常住。
君不闻古人祇作如是观,请公莫问何以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