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令锵剑履,争欲倚门墙。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传家(chuán jiā)的意思:传承家业,将财产、技艺或传统文化等传给后代。
登堂(dēng táng)的意思:指爬上高堂,表示得到重视或受到崇敬。
独异(dú yì)的意思:独特而奇异的
家范(jiā fàn)的意思:指家庭的风范和规矩,也可指家族的家训和家风。
阶庭(jiē tíng)的意思:形容层次分明,等级有序。
淋浪(lín làng)的意思:淋浪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被浪花所淋湿。
么么(me me)的意思:表示亲吻或表达爱意
门墙(mén qiáng)的意思:门墙指家门前的墙壁,比喻家庭的财产、利益或家族的声誉。
收泪(shōu lèi)的意思:憋住眼泪,不让眼泪流出。
提撕(tí sī)的意思:提起并撕扯,形容争吵、争斗激烈。
无用(wú yòng)的意思:没有用处,没有价值,无效
倚门(yǐ mén)的意思:倚门指倚靠在门上,形容人懒散、无所事事或无所作为。
异常(yì cháng)的意思:与正常情况不同,超出寻常。
义方(yì fāng)的意思:
行事应该遵守的规范和道理。《逸周书·官人》:“省其居处,观其义方。”《左传·隐公三年》:“ 石碏 諫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於邪。’”后因多指教子的正道,或曰家教。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爱子欲教之义方,雕琢切磋,弗纳於邪伪。” 宋 岳飞 《辞男云特转恩命札子》:“臣男 云 始就义方,尚存乳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五回:“ 迂奶奶 把他待得如同婆婆一般,万事都秉命而行,教子也极有义方。”
已矣(yǐ yǐ)的意思:已经结束或已经完了
真无(zhēn wú)的意思:真实无误,完全没有。
- 注释
- 枌社:古代的一种地方神社,象征家族传统。
阶庭:台阶和庭院,代指家庭。
义方:正确的道德规范或教诲。
锵剑履:形容行为举止有威严,像佩剑者一样。
倚门墙:比喻受到家人欢迎和支持。
么么:形容人地位低微或无足轻重。
提撕:规劝,纠正。
异常:与众不同,特立独行。
登堂:进入厅堂,比喻显赫的地位或成就。
淋浪:形容泪水不断流淌。
- 翻译
- 家族传承着枌社的规矩,家中教育遵循正道。
他们的言行举止如同佩剑穿履,引人尊敬。
那些微小的人确实无足轻重,唯有他特立独行。
如今已经无法再登堂入室,只能含泪默默离去。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干为悼念李尚书的母亲太淑人而作,表达了对逝者的敬仰和对其家族教诲深远的感慨。首句“枌社传家范”赞扬了李家良好的家风和世代相传的道德典范,暗示其家庭教育严谨且有影响力。次句“阶庭著义方”进一步强调家庭中正直的教诲,如同台阶和庭院一样稳固。
“能令锵剑履”描绘出李家子弟的威仪和才能,他们身佩宝剑,步履坚定,显示出家族的荣耀与素质。然而,“争欲倚门墙”又透露出一种渴望得到家族庇护和支持的情感,反映出对母亲深厚的情感依赖。
“么么真无用,提撕独异常”是对逝者在家庭中独特地位的描述,即使在子女中显得平凡,但她的教诲和关爱却与众不同,无人能及。“登堂今已矣”表达了对母亲去世的悲痛,以及对过去时光的追忆。最后一句“收泪转淋浪”则形象地写出诗人无法抑制的泪水,表达了深切的哀思和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深情的笔触,既赞美了李太淑人的品德和家教,也表达了诗人对亡者的深深哀悼和对家族传统的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