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选浣纱倾敌国,越王更起近江楼。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再 赋 七 言 宋 /刘 筠 纫 兰 为 佩 桂 为 舟 ,北 渚 云 飞 发 櫂 讴 。已 有 万 丝 能 结 怨 ,不 须 千 盖 强 障 羞 。金 隄 勃 窣 谁 同 上 ,翠 帟 缤 纷 客 自 留 。欲 选 浣 纱 倾 敌 国 ,越 王 更 起 近 江 楼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渚(běi zhǔ)的意思:北渚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地名,意为北边的渚。引申为指离自己较远的地方。
缤纷(bīn fēn)的意思:形容色彩丰富多样、繁花似锦的样子。
勃窣(bó sū)的意思:形容声音大而清脆。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翠帟(cuì yì)的意思:指绿色的帷幕,比喻美好的景色或环境。
敌国(dí guó)的意思:指敌对的国家或势力。
发棹(fā zhào)的意思:指船只离开港口,开始航行。
结怨(jié yuàn)的意思:结怨是一个动词成语,意为结下怨恨,结下仇怨。
金堤(jīn dī)的意思:指财富积累,堆积如山,形容财富丰富。
纫兰(rèn lán)的意思:指女子纺纱时手指灵巧,纺线顺利,比喻工作顺利且出色。
同上(tóng shàng)的意思:与上述相同或相似
云飞(yún fēi)的意思:形容速度非常快,如同云飞一般。
棹讴(zhào ōu)的意思:指赞美、颂扬。
自留(zì liú)的意思:指自己保留、留下。
- 注释
- 纫兰为佩:把兰花编成佩饰。
桂为舟:用桂木制成小船。
北渚:北边的水洲。
发棹讴:唱着船歌出发。
万丝:千万根线。
结怨:编织愁怨。
千盖:众多的伞盖。
障羞:遮掩羞愧。
金堤:金色的堤岸。
勃窣:攀登。
翠帟:绿色的帷帐。
客自留:宾客各自停留。
浣纱:浣纱女。
倾敌国:引起敌国嫉妒。
越王:越国国王。
近江楼:江边的高楼。
- 翻译
- 把兰花编成佩饰,用桂木制成小船,北边的水洲上云朵飘动,人们唱着船歌出发。
即使有千万根线能编织出愁怨,也不必用众多的伞盖来遮掩羞愧。
金色的堤岸上,无人与我一同攀登,绿色的帷帐下,宾客各自停留。
想要挑选一位如浣纱女般美丽的女子,如同勾起敌国的嫉妒,越王又在江边建起了高楼。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筠的作品,体现了诗人的才华与情感。从第一句“纫兰为佩桂为舟”,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花卉和植物来比喻自己所处的情境,或许是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在独行的态度。"北渚云飞发棹讴"则描绘出一幅壮观的画面,诗人似乎是在描述一种力量与动感的场景。
接下来的“已有万丝能结怨,不须千盖强障羞”表达了一种自信与坚定。诗人通过“万丝”和“千盖”的比喻,展示了对内心世界的掌控力,以及面对外界可能带来的困扰时的从容不迫。
"金堤勃窣谁同上,翠帟缤纷客自留"中,“金堤”和“翠帟”都是高贵美丽的形象,而“勃窣”则可能指代某种困难或挑战。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独自攀登、享受孤独的心情。
最后两句“欲选浣纱倾敌国,越王更起近江楼”则充满了历史的深度与宏大的视野。“浣纱”指的是丝绸之物,而“倾敌国”可能是比喻着某种文化或艺术上的胜利;"越王更起近江楼"则让人想象到古代越王在长江边筑楼的壮举,彰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宏大情怀。
总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诗人的才华、个性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是一篇集豪放与细腻于一身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摸鱼儿.酒间答星期四叠前韵
别吴州、便穿荒圃,此中应蓄深思。
嘹嘹哀雁清笳外,铁甲往来何驶。君司矣。
且玩弄垂虹,鲁望吟残水。故人杯里。
有松籁疑弦,鱼梁近画,莫湿感时袂。
浮沉处,游侠难逢轵里。丹砂转讶成米。
男儿胸次多冰雪,兴到谁嫌腾起。眼底事。
怪几日、浓阴未解如酣醉。痴肠可寄。
愿花月常辉,天公注定,也似赤绳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