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一句该群象,善唱非声作么求。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清远所作的《示道三偈·双唱》。诗中运用了禅宗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深刻的哲理。
首句“坐断千差古路头”,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静坐于古老的修行之路的起点,暗示着对佛法深邃智慧的追求与领悟。这里的“千差”可能指的是各种不同的修行路径或法门,“古路头”则代表了传统而古老的精神探索之路。
次句“解开种岸济人舟”,进一步阐述了诗人通过自己的修行与悟道,如同在心灵的海洋中开辟了一条渡船,帮助他人穿越人生的困惑与苦难。这里“解开种岸”可以理解为在心灵的土壤上播种智慧之种,使之生根发芽,最终结出帮助他人的果实。“济人舟”则象征着这智慧之舟承载着众生,引导他们从迷茫走向光明。
第三句“明明一句该群象”,强调了一个简单的真理或教义能够涵盖万物、普适于所有生命。这里的“一句”可能是指某个核心的教义或智慧,它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世间万象的本质,揭示了宇宙与生命的普遍规律。
最后一句“善唱非声作么求”,则是在探讨语言与真理的关系。诗人指出,真正的智慧和真理并非依赖于言语的表达,而是超越了语言本身。这里的“善唱”可能指的是通过恰当的语言来传达真理,但真正的理解与实践并不在于声音的传递,而在于内心的感悟与行动。这句话提醒我们,真正的智慧和真理是需要通过实践和内省来体验和领悟的,而非仅仅通过言语的解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修行、智慧、真理与实践之间的关系,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探索、实践和领悟佛法的真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长安孙舍人见寄
长安君到转民安,夏少炎蒸腊少寒。
接使管弦登月榭,劝农旌旆入烟峦。
龙池似锦花堪赏,鹑野如云稼好观。
见说添苏亚苏小,随轩应是佩珊珊。
送王希赴任衢州判官
秋江四十有馀程,称作红莲泛去清。
从阙到州堪羡处,船中坐卧看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