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世附所安,无祸即无福。
却视高盖车,身宠神巳辱。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于物质生活的朴素认识和对精神追求的深刻理解。首句"人言归甚易,但苦食不足",表达了人们普遍认为回家容易,然而生活中的基本温饱问题却是实实在在的困难。接着的"必使极其求,万钟不盈腹",通过夸张手法强调了即使拥有再多的财富(万钟),如果不能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内心也不会感到满足。
诗人进一步阐述了人生哲理:"处世附所安,无祸即无福",意思是人们在世间应寻求内心的安宁,而非仅仅追求物质上的富足,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祸患,同时也不至于错过真正的幸福。最后两句"却视高盖车,身宠神已辱",以对比的方式,指出那些外表显赫的人,虽然身体受到尊荣,但精神上可能已经遭受了侮辱,因为他们可能失去了内心的平静和尊严。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含了对物质与精神平衡的思考,以及对简单生活的推崇,体现了金代文人蔡松年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