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何茂恭咏玉簪三绝·其二》
《次韵何茂恭咏玉簪三绝·其二》全文
宋 / 喻良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未开黄钿紫冠小,谁与幽人作好秋。

一笑相看不厌翠云堆里玉搔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厌(bù yàn)的意思:不感到厌烦,不厌倦。

翠云(cuì yún)的意思:形容山峦重叠、云雾缭绕的景象。

搔头(sāo tóu)的意思:用手指甲或物体轻轻地搔头,表示犹豫、为难或困惑。

相看(xiāng kàn)的意思:互相注视,互相看着对方。

幽人(yōu rén)的意思:指隐居在深山幽谷中的人,也可用来形容生活在孤独、寂静环境中的人。

玉搔(yù sāo)的意思:指玉器搔痒,比喻言辞或行动引起人们的不悦或不快。

作好(zuò hǎo)的意思:指做事认真、仔细,力求完美。

玉搔头(yù sāo tóu)的意思:指女子梳头时用玉梳轻轻地梳理头发,比喻谨小慎微,小心翼翼。

注释
黄钿:黄色的花钿,古代妇女装饰物。
紫冠:紫色的花冠,可能指植物或象征尊贵。
幽人:隐士,指不问世事、清高的人。
好秋:美好的秋季,寓意丰收和宁静。
翻译
还未盛开的黄色花朵配着紫色的冠冕,显得小巧可爱。
谁能和隐士共享这美好的秋天时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精致而清雅的画面。"未开黄钿紫冠小",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玉簪花未完全绽放时的娇小模样,黄色和紫色的花蕊显得尤为珍贵。"谁与幽人作好秋",暗示了玉簪花在秋季盛开,成为隐士(幽人)欣赏的对象,增添了淡泊宁静的意境。

"一笑相看两不厌",通过拟人手法,赋予玉簪花以人的情感,仿佛它与赏花者之间有着会心的一笑,彼此欣赏,永不厌倦。最后,"翠云堆里玉搔头",将玉簪花比喻为女子发间的装饰,翠绿的花丛中,玉簪如美人的玉簪头饰,增添了一份女性的柔美和雅致。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清新脱俗的语言,赞美了玉簪花的美丽和季节的魅力,同时也寓含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喻良能
朝代:宋

婺州义乌人,字叔奇,号香山。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补广德尉。历迁工部郎中、太常寺丞。出知处州,寻以朝请大夫致仕。尝进《忠义传》二十卷,孝宗深加叹赏,即命颁行。为文精深典雅。有《香山集》、《家帚编》等。
猜你喜欢

过吕梁洪·其二

往年曾渡险,新涨若为平。

喷沬依山转,生波浴日明。

人从天上坐,舟似地中行。

不见雍门者,空闻流水声。

(0)

赠太史陈平冈假归

同为金马客,羡子洛阳才。

春日联华省,奎躔接上台。

承恩□管暇,赐假彩衣回。

白发开芳宴,长生王露杯。

(0)

留别南崖

对榻经时岂尽情,受恩深处弟兼兄。

行缘别重辞应懒,诗为愁多句不成。

寒雪千山家万里,朔风孤馆月三更。

倚门岁晚催归棹,委任空惭百感生。

(0)

赠分守沐任斋入贺万寿·其二

一自衮衣东土日,他乡俱是欲归人。

何缘海角逄知己,犹得山中寄此身。

隔岁鲸鲵皆远迹,四时花木始生春。

于今复作朝天客,目断斗枢梦里神。

(0)

门士俞应和出守处州道由滁阳留之信宿志喜·其一

秦越关川何阻绝,明珠梦里已先投。

春风入彀元非偶,秋日登台亦壮游。

野旷天低山月蚤,云归洞湿石泉流。

西湖从此堪乘兴,历览东南王气浮。

(0)

刘泗州邀饮弘善寺次太仆侄孙韵·其一

白马青春独采芳,韶华容易夏初长。

沙堤远列槐阴翠,霄汉高飞雁影行。

云接灵洲虚度钵,□通幽径曲流觞。

即耽胜地谋良夜,刻漏风传尚未央。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