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般若(bō rě)的意思:指智慧、智慧的根源。也用来形容人的智慧深厚。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尘凡(chén fán)的意思:指世俗的、尘世间的事物或事务。
蜚语(fēi yǔ)的意思:指流传于众人之间,广为传播的话语或传闻。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户长(hù cháng)的意思:指家庭的主要负责人,也指一家之主。
怕是(pà shì)的意思:表示推测或猜测,意思是很可能是。
如来(rú lái)的意思:佛教中指佛陀,也可用来形容某人具备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特质。
受尘(shòu chén)的意思:指人受到外界的诋毁、攻击或诽谤。
无情(wú qíng)的意思:指人对待他人或事物冷漠无情,毫无同情心和怜悯之心。
仙姿(xiān zī)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或举止优美秀丽,如仙女般的姿态。
箫台(xiāo tái)的意思:指音乐高雅的地方,也可指音乐家或音乐团体。
绣户(xiù hù)的意思:比喻外表美观而内里空虚的事物或人。
语心(yǔ xīn)的意思:指言语真诚、发自内心。
- 鉴赏
这首《采桑子》由清代词人顾贞观所作,其内容深邃,情感细腻,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仙风道骨与对情感的深刻思考。
“仙姿合受尘凡垢”,开篇即以仙人的姿态入题,暗示了主人公虽拥有超凡脱俗之姿,却不得不面对世俗的尘埃与困扰。“蜚语心惊”则点明了外界流言蜚语带来的冲击与不安,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敏感与脆弱。
“不是无情。怕是情多转误卿。”这一句转折,从对世俗的无奈转向对情感的探讨。在情感面前,即便是仙人也难以完全免疫,情感的丰富反而可能成为误人的根源。这里既是对情感的反思,也是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何如莫约箫台凤,惟伴笼鹦。”通过对比,提出了一种更为超然的生活态度——远离世俗的纷扰,选择与自然界的生灵为伴,或许能获得心灵的宁静与解脱。这里的“箫台凤”象征着高洁与自由,“笼鹦”则代表了被束缚与限制。
“绣户长扃。对念如来般若经。”最后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主人公希望在封闭的绣户中,通过冥想与诵读佛经,寻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绣户的封闭象征着对外界喧嚣的隔绝,而“般若经”则是佛教智慧的象征,寓意着通过修行达到心灵的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采桑子》不仅展现了顾贞观对于情感与生活的独特见解,更蕴含了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次卢漕韵呈茶漕二使
杨卢万人杰,见我眼俱青。
锦官城里胜概,在在款经行。
笔底烟云飞走,胸次乾坤吐纳,议论总纵横。
觉我形秽处,相并玉壶清。二使者,弦样直,水般平。
岷峨洗净凄怆,威与惠相并。
闻道东来有诏,却恐西留无计,顿使雪山轻。
滚滚蜀江水,不尽是声名。
西山桐十咏.桐径
时人羡桃李,下自成蹊径。
而我爱梧桐,亦以成乎性。
中平端队道,还往非辽夐。
直入无攲斜,横延亦径挺。
月夕叶影碎,春暮花光映。
清朝濛露湿,落日随烟暝。
不使草蔓滋,任从根裂迸。
堪诣蒋诩徒,惟任蓬蒿盛。
销暑楼
溪上楼台似玉壶,乐郊春物剩昭苏。
贤侯好士簪裾集,暇日开筵锦绣敷。
擘水脍鲈堆白雪,拨醅酿酒滴真珠。
香飘沈穗萦栏角,歌沸梁尘落坐隅。
约略十洲仙界景,依稀九老洛川图。
席中兰语薰相袭,望里莲娃貌亦都。
狂客笑吟聊自若,丈人强健不须扶。
送归千骑堂前月,犹照帘虾一半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