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普淜道中重阳和崔斗山郡博·其一》
《普淜道中重阳和崔斗山郡博·其一》全文
明 / 区元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征车札札迟迟正是官程未了时。

万里真惭萍梗迹,两年空负菊花卮。

尊开北海怀应放,诗见南山自奇

留得晏婴当日语,不须重九更镌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北海(běi hǎi)的意思:指北方的大海,也可比喻辽阔广大的地方。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迟迟(chí chí)的意思:迟延;不及时

当日(dāng rì)的意思:指当天、当时的情况或状态。

官程(guān chéng)的意思:指官员的职务和地位。

菊花(jú huā)的意思:指高洁、坚贞的品质和人格。

空负(kōng fù)的意思:指本应承担某种责任或义务的人没有尽到责任,使得原本可以有所作为的事情没有得到实现。

南山(nán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南方的山,也可泛指高山。

萍梗(píng gě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不重要,像浮萍一样漂泊无定。

日语(rì yǔ)的意思:日语是指日本人所使用的语言,也是日本的官方语言。

未了(wèi liǎo)的意思:未了指未完成或未了结的事情。

晏婴(yàn yīng)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美丽动人。

札札(zhá zhá)的意思:形容字迹工整、整齐划一。

征车(zhēng chē)的意思:指征收车辆,征用车辆。

正是(zhèng shì)的意思:表示正好、正当、恰恰是。

重九(chóng jiǔ)的意思:指重阳节。

自奇(zì qí)的意思:自己感到奇怪或惊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漫长官途中的感慨与思考。首联“征车札札行迟迟,正是官程未了时”以车声与行进速度的缓慢,形象地展现了旅途的漫长与艰辛,同时也暗示了公务的繁重与未完。颔联“万里真惭萍梗迹,两年空负菊花卮”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漂泊无定、时光虚度的自责与遗憾,以“万里”、“两年”强调时间与空间的跨度,而“萍梗迹”、“菊花卮”的比喻,则分别象征着生活的飘零与错过佳节的遗憾。

颈联“尊开北海怀应放,诗见南山句自奇”转而抒发了诗人的豁达与才华。通过“北海”与“南山”的典故,既体现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也寓含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灵感的激发。这里的“尊开”可能指酒宴的开启,而“怀应放”则是指情感的释放与心灵的解放,表明诗人虽身处官途,但内心仍能保持一份洒脱与创作的热情。

尾联“留得晏婴当日语,不须重九更镌碑”则以晏婴的故事作为引子,表达了对古代贤者的敬仰,并暗示了自己虽未能在重阳节留下丰功伟绩,但内心的坚守与追求,如同晏婴一样,无需外在的碑铭来证明。这里不仅体现了对个人品格的期许,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注重精神内涵的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丰富的文化意象,展现了诗人面对官场与人生的复杂情绪,既有对过往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理想的憧憬,以及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感悟,体现了明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与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区元晋
朝代:明

区元晋,字惟康。新会人。越子。明世宗嘉靖四年(一五二五)举人。官云南镇南知州,晋福建兴化府同知。著有《见泉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四等有传。区元晋诗,以附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刻区越撰《乡贤区西屏集》之《区奉政遗稿》为底本,参校一九五四年重印《区西屏见泉二公合集》中之《奉政区见泉公遗集》。
猜你喜欢

三三孙十月九日生日翁翁为赋诗为寿

正过重阳一月时,龟堂欢喜抱孙枝。

弃襦已足惊关吏,堆笏宁惟取世资。

落笔千言犹细事,读书万卷要深期。

汝翁豪杰非今士,不用担簦更觅师。

(0)

丁未除夕前二日休假感怀二首·其二

梦寄梅村竹坞间,不堪客里见春还。

潮生水欲通南涧,雪霁云犹冒北山。

病思过年应小减,官身得假未全闲。

变名吴市男儿事,末路低回自笑孱。

(0)

嘉定己巳立秋得膈上疾近寒露乃小愈十二首·其十

清泉白米山家有,盐酪犹从小市求。

寸步须扶本常事,细书妨读却闲愁。

(0)

秋晚思梁益旧游三首·其三

沧波极目江乡恨,衰草连天塞路愁。

三十年间行万里,不论南北怯登楼。

(0)

连日风雨寒甚夜忽大风明旦遂晴

万里浮云一扫空,碧天无际日曈昽。

欢声四起春风里,恰似祥符景德中。

(0)

别建安三首·其一

三十年来云水僧,常挑钵袋系行縢。

信缘不作痴巢窟,即是吾家无尽灯。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