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胜(bù shèng)的意思:形容无法胜过或不胜任某种情况或事物。
卜筑(bǔ zhù)的意思:卜筑是一个古代的成语,意为预测建筑。它形容人们在建筑之前,先进行卜问神明,以预测建筑的好坏。
沧浪(cāng láng)的意思:指江河水流的浩渺之势,也用来形容岁月的变迁和世事的变化。
长天(cháng tiān)的意思:长时间,漫长的一天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匡床(kuāng chuáng)的意思:指纠正错误、恢复正常的行为。
流音(liú yīn)的意思:指音乐、歌声等流动悠扬,优美动听。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秋色(qiū sè)的意思:指秋天的景色,也表示人生的晚年。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天一(tiān yī)的意思:指天下第一,最优秀的人或事物。
迎风(yíng fēng)的意思:顺风而行,迎着风向前进。
月数(yuè shù)的意思:指月份的数量。
秀可餐(xiù kě cān)的意思:形容美食的味道好,令人垂涎欲滴。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题画诗,通过对画面的描绘和感悟,展现出一种超然脱俗的意境。首句"卜筑人间远,沧浪秀可餐",诗人将自己构筑的居所置于人烟稀疏之处,近处的沧浪水清秀宜人,犹如一幅宁静的画卷,暗示着诗人追求的隐逸生活。接下来的"长天一鸟去,明月数鸿残",通过描绘一只孤鸟飞过长空和几只残留在明月下的鸿雁,寓言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由的向往。
"何处迎风奏,流音度远湍",诗人想象着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或许会有谁在远处的风中吹奏乐曲,那悠扬的乐声穿越流水,显得格外动听。最后两句"匡床醉欲醒,秋色不胜寒",诗人酒醒后感受到秋夜的凉意,表达了他对时光流转、季节更迭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深体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画为引,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和人生的独特见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舟中寄怀张明成学士邓以德太史涂汝高侍御三先生二首·其二
学士富经纶,四海拟伊周。
太史性寂莫,雅志耽玄修。
侍御温如玉,澄清志已酬。
我本淡荡者,干时诚足羞。
我性非干时,我志在千秋。
所志如未偶,长揖谢王侯。
为语冥寥士,异派终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