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将灯共尽,风与雪相和。
老睡随年减,衰情向夕多。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幽静而又略带孤寂的夜晚景象。开篇“庭小同蜗舍,门闲称雀罗”两句,通过对庭院和门户的细致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微小的生活空间。蜗牛之所以与庭院相提并论,是因为它们都在这个夜晚中寻找到了一种隐蔽与安宁。而“称雀罗”则形象地表达了门前空旷无人的情景,仿佛连鸟儿也愿意停留在这静谧的环境里。
接下来的两句,“火将灯共尽,风与雪相和”,则是对室内外自然界变化的观察。火光熄灭,夜更深了;而外面,风与雪交织,形成了一种和谐的自然之声。这不仅是对现实景象的描绘,也隐含着时间流逝、生活凋零的意境。
诗人随后写道:“老睡随年减,衰情向夕多。”这里表达了岁月匆匆,生命力逐渐消退的感慨。老人睡眠越来越少,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却随着日落而愈加浓烈。
最后两句,“不知同病者,争奈夜长何。”诗人表达了对于无法与他人共享这孤独感受的无奈,以及面对漫长夜晚时的无可奈何。这里的“同病者”不仅指生理上的疾病,更可能是心灵上的相通和理解。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静谧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流逝、孤独感受以及对美好时光怀念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