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莲花》
《莲花》全文
宋 / 陈傅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伯仲之间竹与梅,魏姚声价崔嵬

虽然亦混鱼虾处,风度自从丘壑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伯仲(bó zhòng)的意思:形容两个人或物的差距很小,难以分辨谁更好或更高明。

崔嵬(cuī wéi)的意思:形容山峰高耸,非常险峻。

风度(fēng dù)的意思:指人的仪态和风采,表示人的举止文雅、得体。

丘壑(qiū hè)的意思:形容地势崎岖、起伏不平的山地。

声价(shēng jià)的意思:指声音的价值或声誉的高低。

虽然(suī rán)的意思:表示尽管有一定的限制或困难,但仍然承认或接受事实。

魏姚(wèi yáo)的意思:指人行事谨慎小心,不随意暴露自己的本意。

鱼虾(yú xiā)的意思:指小鱼小虾之害,也指微不足道的问题或麻烦。

自从(zì cóng)的意思:自从表示一个事件或情况开始以后一直延续至今。

伯仲之间(bó zhòng zhī jiān)的意思:指两者之间的差距非常微小,难以区分谁更好谁更差。

注释
伯仲:形容水平相当,不分上下。
竹:指竹子,象征坚韧和高洁。
梅:梅花,象征坚韧和高雅。
魏姚:可能是古代的姓氏或人名,这里用来代指某些有名望的人。
声价:声誉和价值。
浪崔嵬:虚高无实,像波浪般起伏不定。
混:混杂,融入。
鱼虾:比喻地位低微的人。
风度:风采气度。
丘壑:山丘和沟壑,常用来比喻自然景色或品格的深远。
翻译
在伯仲之间,竹与梅不分高下
魏姚的名声地位虚高无实
鉴赏

这是一首咏物诗,以竹和梅为题材,通过对比和比喻,表达了对人物品格的评价。首句“伯仲之间竹与梅”,将竹与梅并列,暗示两者在品质上不分高下,都有其独特的魅力。接下来,“魏姚声价浪崔嵬”暗指某些人过于追求名声地位,显得虚浮不实,与竹梅的自然风骨形成对比。诗人认为,即使这些人在社会上看似地位显赫,但“虽然亦混鱼虾处”,如同混杂在低俗之辈中,缺乏真正的内在修养。

然而,诗人强调“风度自从丘壑来”,指出竹和梅的风度源自它们的本性,源于自然的山川沟壑,这是他们独特气质的来源,不受世俗影响。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式地批评了社会上某些人的虚荣,推崇竹与梅那样源于自然、保持高洁品格的人格特质。陈傅良作为宋代文人,他的诗作常有这种借物抒怀、寓言说理的特点。

作者介绍
陈傅良

陈傅良
朝代:宋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猜你喜欢

酒病偶作

郁林步障昼遮明,一炷浓香养病酲。

何事晚来还欲饮,隔墙闻卖蛤蜊声。

(0)

代人赠王员外

好在王员外,平生记得不。

共赊黄叟酒,同上莫愁楼。

静接殷勤语,狂随烂熳游。

那知今日眼,相见冷于秋。

(0)

赞崔氏夫人

亭亭独步□枝花,红脸青娥不是夸。

作将喜貌为愁貌,未惯离家往婿家。

(0)

思子台有感二首·其二

闇生魑魅蠹生虫,何异谗生疑阻中。

但使武皇心似烛,江充不敢作江充。

(0)

杂曲歌辞·其一杨柳枝

六么水调家家唱,白雪梅花处处吹。

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

(0)

光启三年人日逢鹿

浮世仍逢乱,安排赖佛书。

劳生中寿少,抱疾上升疏。

日暖人逢鹿,园荒雪带锄。

知非今又过,蘧瑗最怜渠。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