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以观远,人以观天。我以观物,后以观前。
小以亲巨,偏以观全。粗以观细,显以观玄。
不下(bù xià)的意思:不少于、不低于
丰功(fēng gōng)的意思:指功绩丰富,成就显著。
腐草(fǔ cǎo)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行或能力不好。
鸿濛(hóng méng)的意思:形容雾气浓厚,视线模糊。
呼天(hū tiān)的意思:呼喊到天空,表示愤怒、悲伤或无奈。
化工(huà gōng)的意思:化学与工程的结合,指化学工程或化学工业。
圣王(shèng wáng)的意思:指具有崇高品德和智慧的君主或统治者。
所以(suǒ yǐ)的意思:因此,由此推断出的结果。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万古(wàn gǔ)的意思:指永远、永久、万世不变。
下榻(xià tà)的意思:指暂时歇脚、住宿。
一呼(yī hū)的意思:
(1).一声呼唤。《庄子·山木》:“一呼而不闻,再呼而不闻,於是三呼邪?则必以恶声随之。” 汉 赵晔 《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 专诸 方与人鬭,将就敌,其怒有万人之气,甚不可当;其妻一呼即还。”
(2).一声怒吼。《淮南子·缪称训》:“勇士一呼,三军皆辟。”《晋书·蔡裔传》:“ 蔡裔 者,有勇气,声若雷震。尝有二偷入室, 裔 拊牀一呼,而盗俱陨。”
(3).一声号召。 汉 司马迁 《报任安书》:“然 陵 一呼劳军,士无不起。”《隋书·裴蕴传》:“ 玄感 一呼而从者十万。”《宣和遗事》后集:“ 方腊 一呼,四境响应。” 鲁迅 《摩罗诗力说》:“动吭一呼,闻者兴起。”
枝头(zhī tóu)的意思:指事物的最高点或最前沿的位置。
珠露(zhū lù)的意思:珠露是一个形容词,表示珍贵的露水,比喻非常美好而稀少的事物。
这首诗《近观歌》由明代诗人曹于汴所作,其深邃的哲理与独特的视角令人赞叹。
“近以观远,人以观天”,开篇即揭示了观察世界的方法论,强调通过近距离的观察可以洞察深远的道理,而人类作为万物之灵,更应以广阔的视角审视宇宙。接下来,“我以观物,后以观前”则进一步阐述了个体与历史的关系,表明个人的观察不仅限于当下,还应包含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小以亲巨,偏以观全”则指出,即使是细微之处也能反映整体的面貌,局部的观察同样能揭示全局的真相。“粗以观细,显以观玄”则强调了从宏观到微观、从表面现象到内在本质的观察方法,体现了诗人对事物多维度、多层次理解的追求。
“枝头一珠露,万古包鸿濛”一句,以露珠在枝头的短暂存在,象征着自然界的永恒循环与无穷变化,表达了时间的无尽与宇宙的浩瀚。“鸿濛不缘腐草隔,仍向秋萤见化工”则通过对比腐草与秋萤,揭示了生命与自然的奇妙联系,以及自然界中蕴含的创造与转化之力。“一呼天地始,一吸天地终”将宇宙的诞生与终结浓缩于呼吸之间,形象地描绘了天地万物的生成与消亡过程,体现了诗人对宇宙生命循环的深刻感悟。
最后,“所以圣王不下榻,康民阜物成丰功”总结了圣王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能够顺应自然规律,为民众带来福祉,成就丰功伟业。这不仅是对古代圣贤的赞美,也是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和谐社会的追求与憧憬。
整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生命、宇宙等多重层面的独到见解,既富有诗意又富含哲理,是明代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