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夜游永福寺》
《夜游永福寺》全文
明 / 曾仕鉴   形式: 五言律诗

酒尽寻僧寺孤舟月明

入门鸂鵣散,坐石薜萝清。

大静湖如练,云移树有声

空山不见来往伴飞萤。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薜萝(bì luó)的意思:指藤本植物的一种,比喻人或事物的形象美丽而娇嫩。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孤舟(gū zhōu)的意思:指一个人孤独无助、处境艰难,如同独自乘坐一只小船在汹涌的大海中航行。

空山(kōng shān)的意思:形容寂静无人的山谷中传来的声音。

来往(lái wǎng)的意思:互相往来、交流

入门(rù mén)的意思:指初学者刚开始学习某个领域或技能的阶段。

僧寺(sēng sì)的意思:僧寺指的是佛教寺庙,其中僧指的是出家修行的僧人,寺指的是佛教的寺院。

山人(shān rén)的意思:指居住在山中的人,也泛指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人。

有声(yǒu shēng)的意思:有声指的是有声音,有声有色形容声音宏亮、响亮、生动。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探访永福寺的宁静与祥和之景。首句“酒尽寻僧寺”,透露出诗人饮酒后寻求心灵慰藉的意图,选择前往寺庙寻求内心的平静。接着“孤舟系月明”一句,以孤舟与明月相映成趣的画面,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

步入寺庙,“入门鸂鵣散,坐石薜萝清”两句,通过描述鸟儿散去、石上生长着薜萝,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环境,暗示了寺庙的庄严与清静。接下来,“大静湖如练,云移树有声”描绘了湖面如丝带般平滑,云朵移动时树梢发出细微声响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夜晚寺庙的寂静之美。

最后,“空山人不见,来往伴飞萤”以空旷的山林中不见人影,只有飞舞的萤火虫相伴,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独自在自然与佛门之间游走的心境,以及对自然与宗教之间和谐共存的感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夜晚寺庙的静谧与深邃,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思考。

作者介绍

曾仕鉴
朝代:明   字:明吾   籍贯:南海

曾仕鉴,字明吾,一字人倩。南海人。明神宗万历十三年(一五八五)举人。二十年(一五九二)任内阁中书,历官户部主事。时值倭寇入侵,赵文懿延仕鉴画策。仕鉴著《兵略》上之,宋经略应昌得之,疏请加仕鉴职衔。仕鉴官侍从,尤留意民瘼,锦衣千户韦梦麒请采珠,仕鉴即上疏止之。又疏修屯政。会差趱南直隶白粮,乘便南还,遂不复出。有《庆历》、《公车》、《洞庭》、《罗浮》、《和杜》诸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三九有传。
猜你喜欢

金山

秋风小泊广陵船,金碧楼台淡晚烟。

夜半鱼龙闻笛起,波涛卷梦落南天。

(0)

秋日

吹风吹雨到秋庭,回合秋声入杳冥。

去日艰辛如梦梦,近来心绪亦惺惺。

松思护鹤枝常绿,蕉惯听秋叶尚青。

此境十年亲领略,不须感叹说凋零。

(0)

孟缇寄母赴楚半载作此奉怀

鱼信经时阔,关河感不禁。

乱蛩醒别梦,晓角警离心。

树迥天围堞,霜高月满林。

衡阳何处是,南望楚云深。

(0)

槐阴玩月

灵蟾濯魄金飙凉,玉炉爇罢笃耨香。

瑶阶净拭疑铺霜,紫蕉爽挹槐花黄。

绿槐古株年寿长,浓阴幂摇青苍。

幽人歌咏声琅琅,银汉不隔天红墙。

(0)

小游仙·其三

万树仙桃结实稠,园中金锁付予收。

昨宵阿母殷勤属,莫遣东方得再偷。

(0)

和外见赠原韵·其四

无端风雨小窗前,料峭轻寒著半肩。

远路分携惟有泪,深宵慢忆若为怜。

晴芳古道无边绿,璧月中天一样圆。

闽海路遥飞不到,承欢犹是忆前年。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