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云山僧贫,而有千椽玉。
《竹斋》全文
- 鉴赏
这首诗《竹斋》由宋代诗人朱松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山中僧人生活的情景,展现了禅意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美好画面。
首句“谁云山僧贫,而有千椽玉”,开篇即以反问的形式,质疑世人对山中僧人的贫穷印象,巧妙地引出下文对僧人精神世界的赞美。这里的“千椽玉”并非实指,而是借喻,象征着僧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高洁,如同珍贵的玉石一般,价值连城,不为外物所动。
接着,“幽眠岂无处,爱此晴窗绿”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僧人选择在竹斋中静修的情景。竹斋作为隐居之所,不仅提供了宁静的睡眠环境,更因窗外绿意盎然的竹林,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这里“爱此晴窗绿”中的“晴窗绿”,既是对自然美景的直接描绘,也暗含了僧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内心的宁静平和。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僧人生活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其精神世界的深刻赞颂,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纯净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这种艺术手法,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文化精神。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