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寿李秋谷平章》
《寿李秋谷平章》全文
元 / 许有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黄钟嘘㬉挽春留,绿蚁浮香带月篘。

相得閒才是贵,人生有子更何求。

家传文字五千卷,身在神仙十二楼。

记取年年风景雪松霜桧岂容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带月(dài yuè)的意思:有月亮

风景(fēng jǐng)的意思:指美丽的自然景色或景致。

浮香(fú xiāng)的意思:指香气散发到空中,形容美好的事物或美好的声誉传播开来。

记取(jì qǔ)的意思:记住并牢记事物的内容。

家传(jiā chuán)的意思:指家族传承的东西,特指家族中代代相传的技艺、传统等。

年年(nián nián)的意思:每年都;每年一次

人生(rén shēng)的意思:人生犹如一场梦境,转瞬即逝。

神仙(shén xiān)的意思:指修炼有成的仙人,也泛指非凡的人物或事物。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霜桧(shuāng guì)的意思:形容人品德高尚,道德品质纯正。

文字(wén zì)的意思:指书面语言,也指文字的能力和技巧。

相得(xiāng de)的意思: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协调,形容两个或多个事物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使整体更加完美。

雪松(xuě sōng)的意思:指人的品质高尚,志向坚定,坚贞不屈。

宰相(zǎi xiàng)的意思:宰相指的是国家的最高官员,也可引申为权力最高的人。

十二楼(shí èr lóu)的意思:指高楼大厦中的最高层,也用来比喻地位高、身份尊贵的人。

鉴赏

这首元代许有壬的《寿李秋谷平章》描绘了一幅温馨而雅致的画面。首句“黄钟嘘㬉挽春留”以黄钟之音象征高雅,通过“嘘㬉挽春留”表达对春天的挽留之意,显示出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春光的珍视。次句“绿蚁浮香带月篘”则描绘了夜晚月色下品酒的场景,绿蚁泛指美酒,月篘则增添了诗意,暗示着生活的闲适与惬意。

“宰相得閒才是贵”一句,表达了对李秋谷身为宰相却能享受闲暇时光的赞赏,认为这样的地位和心境才是真正的高贵。接下来,“人生有子更何求”进一步强调家庭和睦、子嗣昌盛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流露出对家庭圆满的深深祝福。

“家传文字五千卷,身在神仙十二楼”这两句赞美了李秋谷家族的文化底蕴和他自身的超凡脱俗,仿佛居住在仙境之中。最后,“记取年年好风景,雪松霜桧岂容秋”提醒珍惜每年的美好景色,尤其是那历经严寒的雪松和霜桧,寓意坚韧不屈的生命力,寓意着对岁月静好的期许和对李秋谷长寿的祝愿。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赞美和祝福为主题,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元代文人对尊贵生活的理想追求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作者介绍

许有壬
朝代:元   字:可用   籍贯:彰(zhang)德汤阴(今属河南)   生辰:1286~1364

许有壬(1286~1364) 元代文学家。字可用,彰(zhang)德汤阴(今属河南)人。延祐二年(1315)进士及第,授同知辽州事。后来官中书左司员外郎时,京城外发生饥荒,他从"民,本也"的思想出发,主张放赈(chen 四声)救济。河南农民军起,他建议备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贤大学士,不久改枢密副使,又拜中书左丞。他看到元朝将士贪掠人口玉帛而无斗志,就主张对起义农民实行招降政策。 
猜你喜欢

黄隐士相过次韵

吾家华盖郁嵯峨,数亩蓬茅长薜萝。

愧我菲才宜隐退,知君有道幸相过。

风清杖屦迎岚出,春尽犁锄带雨歌。

架上有书尊有酒,相逢不乐又如何。

(0)

咏怀旧隐十五首·其四

高堂存古制,粹德俨先容。

道脉千年统,人心百世宗。

夜台悲化鹤,云气想犹龙。

松柏宁无恙,青山一万重。

(0)

致亭诗·其五

既种既耨,廪积孔殷。既狩既猎,鼎餗具陈。

秩秩大猷,俛焉日新。勖尔尚友,予亦何人。

(0)

市汊驿十绝次韵·其九

江花随意碧,照水可怜生。

不见采莲女,映妆羞月明。

(0)

书况·其二

老去身慵忆壮游,尊前无计破牢愁。

青衫不掩功名泪,白发难藏富贵羞。

风雨可堪鸡废职,稻粱那计雁为谋。

因思自鬻于秦者,何事当年乐饭牛。

(0)

答汪桐阳所和觉衰四首·其一

朝看青如丝,暮看雪满颠。

高堂几何人,掩镜悲徂年。

吾生亦何悲,所悲乃吾天。

周公不我梦,楚凤犹高骞。

璠玙与钟鼎,事业将谁传。

逝者信如斯,一白何由玄。

相期努筋力,犹有童心焉。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