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杨溪过葛藤科》
《自杨溪过葛藤科》全文
明 / 吴与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港下归鞭问葛藤名科山水含情

朋游迎送秋江晚,古渡寒流月影清。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葛藤(gé téng)的意思:比喻事物纷乱、错综复杂,难以解开。

古渡(gǔ dù)的意思:古代的渡口,指古时的船只渡口。

寒流(hán liú)的意思:

[释义]
(1) (名)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洋流。
(2) (名)指寒潮。〈外〉日语。
[构成]
偏正式:寒(流
[例句]
寒流已过去。(作主语)
[反义]
暖流

含情(hán qíng)的意思:形容眼神、语言或行动中充满深情。

名科(míng kē)的意思:指声名显赫的学者或科学家。

朋游(péng yóu)的意思:指朋友一起游玩、旅行。

山水(shān shuǐ)的意思:指自然风景,也用来形容艺术作品或人物的美丽和高尚。

迎送(yíng sòng)的意思:迎接和送别。

月影(yuè yǐng)的意思:指月光下的影子,比喻不真实、虚幻的事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杨溪前往葛藤科的途中所见之景,以及沿途与朋友间的交往,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句“港下归鞭问葛藤”,以“归鞭”点出诗人返回的行程,而“问葛藤”则暗示了对沿途景色的好奇与探索之心。这一句既表达了行进中的动态感,也预示了接下来将展开的一系列自然景观的描绘。

次句“名科山水总含情”,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周围山水的深厚情感。这里的“名科”可能是指具有知名度或特别之处的山川,诗人认为它们都蕴含着深情,这种情感不仅来自自然本身的魅力,也可能包含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憧憬。

第三句“朋游迎送秋江晚”,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诗人与朋友们在秋江边相聚相别的场景。这不仅是对友情的赞美,也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通过“迎送”二字,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流动与变化。

最后一句“古渡寒流月影清”,将视线转向了旅程中的一处古渡口。在这里,诗人捕捉到了夜晚的宁静与清冷,月光洒在寒流之上,形成一片清晰的倒影。这一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静谧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一种平静与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旅途风景的敏感观察和深刻感受,同时也融入了对友情、自然与时间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吴与弼
朝代:明

(1391—1469)江西崇仁人,初名梦祥,字子傅,吴溥子。十九岁即决心专治程朱理学,不应科举。天顺元年以石亨荐,授左谕德,固辞不拜。所著《日录》,悉言生平所得。胡居仁、陈献章、娄谅等均其弟子。学者称康斋先生,有《康斋文集》。
猜你喜欢

月林即事

竹穿遥径雨穿廊,缭绕东西百步长。

是处有桥通水入,四时无日不花香。

(0)

之上虞道中作

东关白塔何由见,异日曾惊堠子频。

千顷波涛风雨里,夜深孤载一愁人。

(0)

减字木兰花·其十二嗔

人无常止。暮四朝三时怒喜。怪雨嫌风。

高耳皇天下听通。刚而使酒。骂坐灌夫忘客寿。

魋若予何。夫子雍容语不多。

(0)

诉衷情令

深深院宇小池塘。一径碧梧长。

青春又归何处,新笋绿成行。多少事,恼人肠。

懒思量。香消一炷,睡起霎时,日过东窗。

(0)

书壁四韵

约客探名胜,停辀得所欣。

山寒多做雨,洞古不收云。

夜宿听鸣麂,晨炊摘野芹。

黄冠尤喜事,添炷石炉熏。

(0)

好事近·其二雪后金叔润相挽溪行

挽我过溪桥,请与春风权摄。

推出雪峰千丈,照碧溪春色。

别来三度见梅花,今日共君说。

只这溪山十里,剩几多风月。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