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竹里》
《竹里》全文
唐 / 李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竹里编茅倚石根,竹茎疏处见前村。

闲眠尽日无人到,自有春风扫门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ú
táng / shè

zhúbiānmáoshígēnzhújīngshūchùjiànqiáncūn

xiánmiánjìnréndàoyǒuchūnfēngwèisǎomé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见前(jiàn qián)的意思:指事情发生之前能够预见到结果或趋势。

尽日(jìn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扫门(sǎo mén)的意思:指出门时扫除门前的雪、尘土等杂物,比喻清除障碍、准备迎接客人或重要事件。

石根(shí gēn)的意思:指坚实、稳固的根基或基础。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倚石(yǐ shí)的意思:倚靠在石头上,指依靠他人或物来支持自己。

注释
竹:竹子。
茅:茅草。
倚:靠着。
石根:山石的根部。
疏处:稀疏的地方。
见:看见。
前村:前方的村庄。
闲眠:悠闲地躺着休息。
尽日:整天。
无人到:没有人来。
自:自然。
春风:春天的风。
扫门:打扫门户。
翻译
竹林中搭建着茅草屋靠着山石根部,
竹子间的缝隙里能看见前面的小村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隐逸生活的宁静与和谐。"竹里编茅倚石根",开篇即刻画出一幅居住在竹林深处,依傍着坚固的石头而建的茅屋景象,给人以归隐田园的感觉。"竹茎疏处见前村",随后诗人通过稀疏的竹丛间隙窥视到了前方的村落,这不仅是对景物的描写,更暗示了诗人对于外界生活的一种观察与思考。

"闲眠尽日无人到",表达了一天之中除了诗人自己的沉睡外,几乎没有他人的足迹。这样的环境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远离喧嚣的意境,使人感到一种难得的宁静与孤独。

最后一句"自有春风为扫门",则是对自然景观的一种描绘。在这个寂静无声的地方,即便是清扫门前的落叶,也不需要人工,只需等待春天的微风,它会轻柔地吹拂掉这些杂物。这句话不仅表现了诗人的寄情于自然,更强调了一种顺应自然、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宁静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

作者介绍
李涉

李涉
朝代:唐   字:不详   籍贯:洛(今河南洛阳)   生辰:约806年前后在世

李涉(约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字不详,自号清溪子,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早岁客梁园,逢兵乱,避地南方,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后出山作幕僚。宪宗时,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贬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在峡中蹭蹬十年,遇赦放还,复归洛阳,隐于少室。文宗大和(827-835)中,任国子博士,世称“李博士”。著有《李涉诗》一卷。存词六首。
猜你喜欢

郊行

出门何处寄旷快,且喜郊居得面城。

草树经冬未芽檗,亭台迟日转凄清。

偶寻履迹径中泽,相对春风非世情。

剩把閒心愚造物,料无好法遣浮生。

(0)

乙未二三月间六首·其六

春晕一以照,芳草已寸碧。

游子憺忘归,苍茫念行役。

得途未欲忙,回首倏陈迹。

官职岂足爱,劳劳至今夕。

(0)

丁酉九日泊舟烟台寄鹤亭二首·其一

别君若翌日,登舟作重九。

万里好家山,翩然得我友。

主人掩户出,巨盗窥所有。

已去俄复来,居心疑不厚。

莫谓国无人,一旦落君手。

(0)

友人送末利栽之谓不活矣近渐有萌牙祝之

包寄逾淮及始春,骚肤摇本敢云频。

也逢夏至为生日,若说南强太愧人。

水阁醉魂惊扇重,街棚茶话斗球新。

旧游乡事皆难得,慰我无言或有神。

(0)

冯庵移居穿虹滨以诗贺之是日四月八也·其二

薄薄猪肝要自供,先生约法灶君从。

今朝有喜和人共,浊酒西头寿士龙。

(0)

重九出游既夕泛舟秦淮见月·其二

人闲别自有婵娟,平视谁曾见月圆。

与我共安喧里寂,更无人赏亦翛然。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释智朋 释师观 黄之隽 顾瑛 赵我佩 何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