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至虞廷喜,麟亡鲁野愁。
《挽唐伯玉常卿二首·其一》全文
- 翻译
- 自身找不到安宁的地方,从升州辗转到广州。
孩子被迫离开,仿佛死亡已经临近,老翁心生哀愁。
凤凰飞临虞舜的朝廷带来喜悦,麒麟的消失让鲁地百姓忧虑。
忧虑国事又痛悼朋友,白发添了九分之多。
- 注释
- 身:自己。
自:自身。
无:没有。
安处:安宁的地方。
升州:古代中国的一个州名。
更:接着。
广州:古代中国的一个州名。
逐教:被迫驱使。
子方:孩子。
去:离开。
翁休:老翁。
凤:凤凰,象征吉祥。
至:到来。
虞廷:虞舜的朝廷。
喜:喜悦。
麟:麒麟,象征祥瑞。
亡:消失。
鲁野:鲁地,古代诸侯国之一。
愁:忧虑。
忧时:忧虑时局。
悼友:悼念朋友。
白却:变白。
九分头:几乎全部变白。
-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深沉哀思和时代忧虑的诗作。开篇“身自无安处,升州更广州”两句,描绘出诗人不断流离失所、无处安身的情景,透露出对当时动荡不安社会环境的感慨。"逐教子方去,死到了翁休"则表达了对亲人去世的哀痛和怀念,同时“翁”字也暗示出诗人的年纪已高。
接着,“凤至虞廷喜,麟亡鲁野愁”两句以古代吉祥之鸟凤凰和珍奇之兽麒麟为喻,表达了对失去美好事物的哀愁。其中“虞廷”、“鲁野”皆指古代圣君贤相出现时的盛世,但在诗人眼中,这些都已成为过去,令人生出无尽的怀旧之情。
最后,“忧时兼悼友,白却九分头”则是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失去挚友的深切哀思。"九分头"比喻年岁已高,秀发转白,更加强化了诗人对光阴荏苒、时日不居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往昔美好事物和亲朋好友的追忆,以及对个人命运和时代变迁的深沉反思,表达出一种超越个人的历史哀思和哲理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白苎舞词
吴宫美人青犊刀,自裁白苎制舞袍。
轻云冉冉白胜雪,《激楚》一曲回风高。
九雏凤钗篸紫玉,长裾窄腰莲步促。
翩翻素袖启朱樱,金笼鹦鹉飞来熟。
馆娃楼阁摇春晖,台城少年醉忘归。
璚窗绮户锁风色,桃树日长蝴蝶飞。
倾城独立世希有,罢吟《渌水》停《杨柳》。
急管繁弦莫苦催,真珠剩买乌程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