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事(bǎi shì)的意思:形容事情繁多,琐碎纷乱。
不学(bù xué)的意思:不愿意学习或不肯学习。
不通(bù tōng)的意思:不相通,无法交流或沟通。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何曾(hé z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已经过去,不再存在或不再发生。
唤作(huàn zuò)的意思:指某物或某人被称为另外一种事物或另外一个人。
虽然(suī rán)的意思:表示尽管有一定的限制或困难,但仍然承认或接受事实。
通晓(tōng xiǎo)的意思:对某个领域或知识有全面了解,具备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的能力。
颓然(tuí rán)的意思:形容人情绪低落、气馁、沮丧的样子。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学文(xué wén)的意思:学习文化知识
终日(zhōng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自如(zì rú)的意思:自如指事物自然无拘束、自由自在的状态或行为。
- 鉴赏
这首诗以幽默诙谐的方式,描绘了一位不学无术、终日无所事事的愚者形象。通过“不学文章不读书”,诗人首先点明了这位人物的懒惰和无知,他拒绝学习任何知识,甚至连文章和书籍都不碰。接着,“颓然终日自如愚”一句,生动地刻画出这位人物的懒散与自满,尽管他什么都不懂,却依然自以为是,沉浸在自己的无知中。
“虽然百事不通晓”进一步强调了这位人物的无知,无论什么事情都一窍不通。然而,最后一句“是马何曾唤作驴”则以巧妙的比喻,揭示了这位人物的自欺欺人。即使面对显而易见的事实(比如马和驴的区别),他也故意忽视或混淆,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无知。整首诗通过讽刺的手法,既表达了对这种行为的批判,也蕴含着对知识重要性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