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二首·其一》
《偈二首·其一》全文
宋 / 释圆玑   形式: 偈颂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事(bǎi shì)的意思:形容事情繁多,琐碎纷乱。

不学(bù xué)的意思:不愿意学习或不肯学习。

不通(bù tōng)的意思:不相通,无法交流或沟通。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

何曾(hé z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已经过去,不再存在或不再发生。

唤作(huàn zuò)的意思:指某物或某人被称为另外一种事物或另外一个人。

虽然(suī rán)的意思:表示尽管有一定的限制或困难,但仍然承认或接受事实。

通晓(tōng xiǎo)的意思:对某个领域或知识有全面了解,具备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的能力。

颓然(tuí rán)的意思:形容人情绪低落、气馁、沮丧的样子。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学文(xué wén)的意思:学习文化知识

终日(zhōng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自如(zì rú)的意思:自如指事物自然无拘束、自由自在的状态或行为。

鉴赏

这首诗以幽默诙谐的方式,描绘了一位不学无术、终日无所事事的愚者形象。通过“不学文章不读书”,诗人首先点明了这位人物的懒惰和无知,他拒绝学习任何知识,甚至连文章和书籍都不碰。接着,“颓然终日自如愚”一句,生动地刻画出这位人物的懒散与自满,尽管他什么都不懂,却依然自以为是,沉浸在自己的无知中。

“虽然百事不通晓”进一步强调了这位人物的无知,无论什么事情都一窍不通。然而,最后一句“是马何曾唤作驴”则以巧妙的比喻,揭示了这位人物的自欺欺人。即使面对显而易见的事实(比如马和驴的区别),他也故意忽视或混淆,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无知。整首诗通过讽刺的手法,既表达了对这种行为的批判,也蕴含着对知识重要性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释圆玑
朝代:宋

释圆玑(一○三六~一一一八),俗姓林,福州(今属福建)人。年十六得度,游东吴,依天衣怀禅师。怀殁,师事黄檗南禅师,与俱迁黄龙寺。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南殁,辞去。年四十八住洪州翠岩寺,又十年住金陵圆通寺。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移住保宁寺。政和五年(一一一五),易保宁为神霄宫,即日退,庵于城南。政和八年卒,年八十三。事见《禅林僧宝传》卷三。今录诗三首。
猜你喜欢

癸未游杭作口号十首因事怀旧杂以俚语不复诠择·其四

杖藜乘兴不辞遥,行尽苏堤过断桥。

白发老翁依古柳,相逢挥泪说前朝。

(0)

小园漫兴四首·其一

小园雨过草离离,寂寞葵榴又一时。

载酒客来閒问字,催租人去更吟诗。

一杯淡粥学僧供,三尺高床避鬼吹。

百岁光阴行六十,世间何许凤凰池。

(0)

次韵答郦学正见赠三首·其二

萧森竹柏小蒲庵,身世嵇康七不堪。

眼底故人俱寂寞,镜中衰发自䰐鬖。

过车慷慨陈清酹,旧馆殷勤脱左骖。

老我与君同此意,纷纷轻薄不须谈。

(0)

怀聂道录二首·其二

夜鹤朝猿伴苦吟,碧窗静锁绿云阴。

青精可饭药资乏,黄独无苗山雪深。

岂有故人分禄米,但闻隐士寄焦琴。

相思一夜生春草,明月满街天籁沈。

(0)

暇日饮酒辄用靖节先生韵积二十首·其二

鼓刀战牧野,采薇饿西山。

出处各有意,喋喋俱空言。

不如得美酒,一醉终馀年。

贤愚死则已,死去知谁传。

(0)

暇日饮酒辄用靖节先生韵积二十首·其一

世路日已迫,吾行将安之。

醉乡无畔岸,俗似太古时。

一廛昔愿受,或者当在兹。

在兹竟卜筑,何为复狐疑。

但得酒杯在,无螯还可持。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