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释
- 老来:指年老的时候。
经节腊:经历寒冬,腊月通常是中国最寒冷的月份。
乐事:令人快乐的事情。
甚悠悠:形容时间过得缓慢而闲适。
不及:比不上。
儿童日:孩童的时光。
都卢:这里用来形容孩童的天真烂漫。
不解愁:不懂得什么是忧愁。
- 翻译
- 年老时经历过许多寒冬,生活中的乐趣显得十分漫长
比不上孩童的日子,他们无忧无虑不懂忧愁
-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卢仝的《守岁二首(其二)》。从字里行间,能感受到诗人在岁暮之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乐趣的珍惜。
"老来经节腊,乐事甚悠悠"一句中,“老来”指的是年纪渐大,对“节腊”即年节(岁末)的到来有了更深的体会。诗人提及“乐事”,表明虽然年龄增长,但仍能从生活中的小确幸和美好时光中找到乐趣。“悠悠”形容这种乐趣是无穷无尽、悠长的,表现出诗人对待老年生活态度的豁达。
"不及儿童日,都卢不解愁"一句则通过对比来表达诗人的心境。这里,“不及”意味着无法与“儿童日”相提并论,即孩童时代的无忧无虑和纯真。儿时的每一天都是那么单纯快乐,没有成年后那些复杂的情感纠葛。“都卢”即是“都如”,意思是像这样子。而“不解愁”则表明在诗人看来,儿童时代是没有烦恼和忧愁的。
整体而言,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老年与儿时生活,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不同阶段的感悟,以及他对于如何以乐观的心态面对岁月流逝的理解。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在晚年仍然保持着一颗平和、积极向上的心灵状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喜晴
梦回闻鹊欢,咄咄曦当昼。
缸爿云扫开,积气塞天漏。
譬诸久病痊,燥湿理相纠。
无田不为灾,我独得天厚。
此邦最低下,粉饰风俗厚。
游民一胡多,弃土每八九。
所恐黄淮冲,流离遍衰幼。
蠲赈事两难,外肪中已朽。
救荒于既荒,铤险絷鹿走。
安能饥不食,祸率起于口。
惟俭能支贫,转移一反手。
使天而雨珠,我得食诸否。
别淮上诸故人·其三
我今涉波涛,远适蛟龙窟。
秋风动地来,独眺长安月。
长安众才薮,冠带阗金阙。
自无千里技,恐终致竭蹶。
出门何所求,仰天空咄咄。
亦知与俗违,谁能换傲骨。
虽非玉求沽,敢令车无軏。
愿君迈前修,芳华易销歇。
思君若痼疾,魂梦时飞越。
耿耿万里心,相思成白发。
用山谷游王舍人园韵题天柱阁
筑阁行省司,地直龙山阳。
天晴西北望,岳色不可藏。
自古贤政策,在暇不在忙。
沈公有道气,官居等宝坊。
论徵古典籍,坐集儒衣裳。
时流老成泪,或惭燕寝香。
去年江淮饥,稻黍不芬芳。
库藏又久空,安得化金方。
货粟监河侯,救此灾剥床。
忧多公膳减,孤负数百觞。
世方竞炎热,谁解心清凉。
赫然声利场,照以明月光。
横流波浩浩,正色天苍苍。
潜霍有佳境,中开天地房。
宛委古藏书,待公与意量。
其男多朴野,争席鱼相忘。
其女半高髻,未知时世妆。
公令四境安,容我接舆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