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采莲曲》
《采莲曲》全文
南北朝 / 沈君攸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平川晚霞莲舟浪华

衣香随岸远,荷影向流斜。

度手牵长柄,转楫避疏花。

还船不畏满,归路讵嫌赊。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归路(guī lù)的意思:指回家的路或返回原处的途径。

浪华(làng huá)的意思:形容人的外表或场面豪华而奢侈,实际上却虚浮、空洞。

莲舟(lián zhōu)的意思:莲花形状的船,比喻高尚的品质和高贵的身份。

平川(píng chuān)的意思:形容地势平坦,没有起伏。

晚霞(wǎn xiá)的意思:指在太阳落山后,天空出现的红色或金黄色的云彩。也常用来形容某种美丽的景色或氛围。

鉴赏

这首《采莲曲》描绘了江南水乡采莲时节的生动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莲舟泛波、衣香随风、荷影斜映的美丽景象。

首句“平川映晚霞”,描绘了一幅夕阳映照下的广阔平原,晚霞与大地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为整个画面奠定了温暖而宁静的基调。

“莲舟泛浪华”一句,将视线转向水面,莲舟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轻轻荡漾,如同一朵朵盛开的莲花,增添了画面的生机与活力。

“衣香随岸远,荷影向流斜”则进一步渲染了采莲人的活动场景。衣香随风飘散,与远处的景致交织在一起,荷叶的倒影在水中斜斜铺展,与流动的水面形成和谐的画面。

接下来,“度手牵长柄,转楫避疏花”描绘了采莲人实际操作的情景。他们手持长柄的竹篙,小心翼翼地划动小舟,避开沿途稀疏的荷花,既体现了劳动的艰辛,也展现了对自然美的尊重和欣赏。

最后,“还船不畏满,归路讵嫌赊”表达了采莲人对收获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期待。即使船舱已满载而归,也不惧怕路程的遥远,展现出他们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展现了采莲这一传统农事活动的美好与诗意,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沈君攸

沈君攸
朝代:南北朝

沈君攸,一作沈君游,吴兴(今属浙江)人。后梁时官至散骑常侍。博学,善文辞,尤工诗。今存五、七、杂言诗计十首,长于写景,音律和谐。其《采莲曲》、《赋得临水》、《同陆廷尉惊早蝉》诗已逼似唐人五律;《薄暮动弦歌》、《桂楫泛河中》更露七言排律端倪。原有文集十三卷,已佚。
猜你喜欢

吾乡城外北室宛转皆亭园自北门外南彻浮桥最

短墙疏竹小园亭,记得东风婺女城。
久酝菖蒲催祓禊,半肥梅子待清明。
桥边沙印骄骢迹,水外花藏醉客声。
年少不知身解老,曾交豪气与春争。

(0)

虩虎捕蝇壁间极轻利砌下蜗牛宛转涎中不胜其

窗罅回旋怜虩虎,阶前迟钝念蜗牛。
静中物理曾观妙,一欢世间堪白头。

(0)

辛丑正月十三馀南厅

小槽沥沥流香乳,玉壶注入金鹦鹉。
甘脆铺隐荐肴俎,环炉数客不停举。
酒酣耳执灯前舞,呜呼不作儿女语。
未到山颓且撑拄,窗外濛濛正春雨。

(0)

辛未除放

爆竹懒能熏,桃符又上门。
老身迷岁月,春色偏乾坤。
桂岭家何在,茅堂酒满尊。
小笼温衲被,清梦接黄昏。

(0)

宣和丁酉太夫人终天墓庐中读金光明经见摩诃

虎有爪距,如刀兵利。
佛岂欲人,置身其喙。
惟见前法,欢喜怖畏。
猛火销金,观汝难易。
大慈悲父,持戒定慧。
作汝津梁,无有障蔽。

(0)

已本立春前一日得雨时有百日之晴

阳春明日五更回,破旱先令一雨来。
要得群生蒙实惠,故将膏泽润枯荄。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