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凡(bù fán)的意思:超出寻常,非同寻常
金縢(jīn téng)的意思:金縢是指用金子制成的绳索,比喻极其珍贵而难得的东西。
鸾弦(luán xián)的意思:形容音乐声音悦耳动听。
南山(nán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南方的山,也可泛指高山。
逡巡(qūn xún)的意思:犹豫不决,踌躇不前
堂上(táng shàng)的意思:指在家庭或团体中的正式场合中,以长辈或上级的身份出席或主持会议、座谈等活动。
雁柱(yàn zhù)的意思:指高大笔直的柱子,比喻人的品质高尚、正直。
岩岩(yán yán)的意思:形容坚硬、坚固。
沾襟(zhān jīn)的意思:指关系密切,受到影响或连累。
- 翻译
- 琴弦上排列着十三根雁柱,南山的安石稳固如山。
演奏完毕那首金縢曲后,堂上之人感动得泪水涟涟,感叹非凡才华。
- 注释
- 雁柱:古时弦乐器上的支柱,用于调整音高。
鸾弦:装饰华丽的弦线,常指宫廷音乐。
南山:泛指南方的高山,象征崇高或远方。
安石:稳固的石头,比喻地位稳固。
岩岩:形容山势险峻或稳固的样子。
逡巡:犹豫不决或缓缓进行。
金縢曲:古代的一种重要乐曲,可能含有神秘或庄重的意味。
堂上:大厅中,指正式场合。
沾襟:泪水沾湿衣襟,形容极度感动。
不凡:非凡出众,不同寻常。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山中举行的古筝演奏会,气氛宁静而又不失奢华。"雁柱鸾弦十有三"形象地描述了十三根古筝的立柱,如同天鹅一般排列,显示出一种超凡脱俗之美。"南山安石位岩岩"则描绘了演奏会所在的自然环境,将石头安置得稳固而又与周围的山岩和谐,营造出一片宁静致远的氛围。
"逡巡奏罢金縢曲"中,“逡巡”可能是指古筝演奏时的某种旋律或节奏,而“金縢曲”则形容音乐之美好,如同用金线织成的华丽装饰。演奏结束后,听众们都沾湿了衣襟,这不仅是对音乐情感表达的一种夸张手法,也反映出听众被深深打动,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共鸣。
"堂上沾襟叹不凡"则强调了现场的氛围和演奏效果,人们在厅堂之上听后不禁叹息,赞美这场音乐会超凡脱俗,不可多得。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与古筝声音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艺术至境的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蔡州叶翰林寄示近诗次韵八首.卞山信至三首·其三
往客霅溪上,舒娥几亏盈。
深穷卞山境,胜概不可名。
柴车逐公游,登皋复临清。
夜投阿兰若,松窗待朝明。
济胜剧许掾,评诗陋钟嵘。
灵滋初可抔,龙箨忽已萌。
斯游今几时,坐想飞泉鸣。
尚应几杖间,隐隐金石声。
秋日市区作
火壮亦已老,朝昏发微凉。
高梧逼秋枕,晓梦不得长。
区中了无营,起卧在一床。
时时忽忘我,径至无何乡。
是身亦何为,万化讵未央。
朅来兰陵市,三见草木黄。
颇欲索其身,穷年就庚桑。
临渊故有羡,说食谁能尝。
尚有平生怀,嵚崎类痴狂。
佳时坐自失,恐复堕渺茫。
有生浪营营,有志终遑遑。
胡为自前却,坐待两鬓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