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天台道中·其一》
《天台道中·其一》全文
宋 / 林宪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月色野水,云痕澹前林。

篮舆松竹襟袖翠霭深。

灯火见仍隐,机杼有遗音。

静众念息,泠然发微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灯火(dēng huǒ)的意思:指夜晚的灯光,也用来比喻人们的生活、劳动和希望。

发微(fā wēi)的意思:指微小的事情或细微的变化。

火见(huǒ jiàn)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明显、显而易见。

机杼(jī zhù)的意思:指纺织的机器中的主要部件,比喻事物的核心或关键。

襟袖(jīn xiù)的意思:指胸前的袖子,比喻心胸、气量。

静众(jìng zhòng)的意思:指在众多人群中保持安静、冷静,不发表意见或言论。

篮舆(lán yú)的意思:指篮子和车子,比喻财产丰富,富有。

泠然(líng rán)的意思:形容心境宁静、冷静自若的样子。

松竹(sōng zhú)的意思:指松树和竹子,比喻高尚的品质和道德操守。

微吟(wēi yín)的意思:轻声低唱的吟诵。

野水(yě shuǐ)的意思:指没有经过加工、调整或管束的自然状态,形容情况或事物的原始、自然、未受限制的状态。

月色(yuè sè)的意思:指夜晚的月亮的光辉和美丽景色。

在野(zài yě)的意思:指某人或某团体失去权力、地位或职位,不再处于掌权的地位,而是在社会上处于边缘或被排斥的状态。

众念(zhòng niàn)的意思:指众多人的心思、意愿都集中在同一个目标或事物上。

翻译
月光洒在野外的水面,云影轻轻掠过前方的树林。
竹篮在松竹间穿梭,衣襟袖口仿佛笼罩着深深的翠绿雾气。
远处的灯火若隐若现,还能听到纺织机的余音。
环境宁静,杂念渐消,我悄然发出低微的吟唱。
注释
月色:明亮的月光。
野水:野外的水面。
云痕:云的痕迹。
澹:轻淡。
前林:前方的树林。
篮舆:竹篮小车。
松竹:松树和竹子。
襟袖:衣襟和袖口。
翠霭:翠绿色的雾气。
灯火:远处的灯光。
见仍隐:时而可见时而隐没。
机杼:纺织机。
遗音:遗留的声音。
境静:环境宁静。
众念息:杂念停止。
泠然:清冷的样子。
微吟:低声吟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天台山道中的情景。"月色在野水",展现出明亮的月光洒在野外的水面,营造出宁静而神秘的氛围。"云痕澹前林",淡淡的云影轻拂过前方的树林,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态美。

"篮舆转松竹",诗人乘坐竹制的篮舆穿行于松竹之间,显得清新自然,流露出闲适的心境。"襟袖翠霭深",形容衣襟袖口被周围的翠绿竹林映衬得深邃,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和诗人内心的恬淡。

"灯火见仍隐",远处的灯火若隐若现,暗示着诗人行程的孤独与远方的期待。"机杼有遗音",隐约听到织布机的声音,可能象征着农耕或生活的日常,也暗含着时光的流转。

最后两句"境静众念息,泠然发微吟",诗人身处静谧之境,杂念渐消,内心悠然生发出低吟浅唱,表达了对自然与心境的深深感悟。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的雅致情怀。

作者介绍

林宪
朝代:宋

猜你喜欢

别苏别驾南归四首·其二

红粉清源十万妆,亭亭高髻绿罗裳。

那能不滞狂夫兴,满目飞云是太行。

(0)

河渠歌十首为大司空潘公作并奉怀前大司空朱公·其八

朝行齐鲁暮淮徐,沐雨栖风志屹如。

业就耻方徐内翰,功高不数宋尚书。

(0)

夜登金华绝顶慨然有怀作步虚词五章·其二

长揖元君向紫宸,中天楼殿矗金银。

如花座上三千女,携手先过第一人。

(0)

登钓台四绝·其一

重叠岚光倚翠屏,天风吹客上危亭。

持竿试著羊裘坐,何处长安有客星。

(0)

夏日集古堂阅宋元诸名流画题十绝句·其二

前途风色起,孤舟暂停泊。

寒鸦不断飞,残晖在山阁。

(0)

徐象先以薛生素巾花卉五图乞题各系一绝

不作倚门妆,尚假倾城色。

何似薛家娘,巧心悬素质。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