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璧(bái bì)的意思:指无暇的美玉,也比喻纯洁无瑕的人或事物。
不独(bù dú)的意思:不仅仅,不只是
登坛(dēng tán)的意思:指升迁到高位或高级职位。
弟子(dì zǐ)的意思:弟子指的是学生、徒弟,特指拜师学艺的人。
高卧(gāo wò)的意思:高高地躺着睡觉,形容安逸、舒适。
高山(gāo shān)的意思:高大的山峰,喻指高度、水平、境界等方面达到极点。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龙门(lóng mén)的意思:指高门槛、高难度的考试或选拔机会,也可指突破重重困难、获得成功的机会。
旗鼓(qí gǔ)的意思:形容战争或竞争激烈,双方势均力敌。
若为(ruò wéi)的意思:如果成为、如果是
时相(shí xiāng)的意思:指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
水若(shuǐ ruò)的意思:形容水流动的样子像丝绸一样柔软。
私授(sī shòu)的意思:私下传授知识或技能
下帷(xià wéi)的意思:指把帷幕拉下来,比喻事情的真相被揭露或隐藏不露。
相见(xiāng jiàn)的意思:彼此见面,相互相见。
相别(xiāng bié)的意思:相互分别,告别离去。
玄经(xuán jīng)的意思:指深奥、玄妙的经典或学问。
暂时(zàn shí)的意思:暂时表示时间短暂,暂时的。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高山流水(gāo shān liú shuǐ)的意思:指高山峻岭和奔流的江河,形容山水之间的壮丽景色。
- 鉴赏
此诗《赠董崇相先生》由明代诗人欧必元所作,通过对董先生的赞誉与敬仰,展现了深厚的人文情怀与对知识的追求。
首联“中原旗鼓羡登坛,欲谒龙门片刺难”,以“中原旗鼓”象征董先生的声望与成就,“登坛”则比喻其在学术界的崇高地位。然而,想要接近这样一位大师,却如同“欲谒龙门片刺难”,形象地表达了求学之路的艰难与尊崇之情。
颔联“不独下帷尊董相,亦堪高卧笑袁安”,进一步赞扬了董先生的学识与人格魅力。“下帷”典出《史记》,指专心读书,这里用来形容董先生的学问深邃;“高卧”则出自《后汉书》,意指隐居自适,此处暗喻董先生虽身居高位,仍能保持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通过对比袁安的隐居生活,更凸显了董先生的超凡脱俗。
颈联“玄经弟子曾私授,白璧何人可借看”,点出了董先生不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还曾私下传授知识给弟子,体现了其对后学的关怀与传承精神。同时,以“白璧”比喻珍贵的知识或人才,暗示了董先生的学识之高深,以及能够获得其指导的人之稀少。
尾联“相见暂时相别远,高山流水若为弹”,以“高山流水”典故,比喻知音难遇,表达了诗人与董先生虽仅短暂相聚,但已心生敬仰之情,如同找到知音一般。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期许,希望未来能再次相遇,共同探讨学问,如同高山流水般和谐美妙。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典故运用,展现了对董先生的崇敬之情,同时也传达了对知识、学问以及师道尊严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居庸关
居庸关,山苍苍,山头雉堞连云长。
一夫临关,万夫莫当。
古称秦关百二强,何如居庸殿朔方。
毡裘编发俱来王,此时正值天雨霜。
龙虎台前沙草黄,天寿峨峨冠中央。
拜谒二陵心孔伤,葱葱佳气浮苍茫。
神游不返涕泗滂,天寒落日照大荒。
饥鹘啸风狐兔藏,肩舆复度冰河傍。
仆夫黯淡颜无光,皮裘貂帽冻欲僵。
举头但见南雁翔,居庸关,山苍苍。
王生行
王生少负耽奇癖,落魄风尘人不识。
祗从湖海恣遨游,羞向人前嗟厄塞。
胸中神识一何奇,儒雅风流应在兹。
篆隶由来追史籀,时时复作无声诗。
城西一室大如斗,室中奇物无不有。
花鸟图书可自娱,樽罍彝鼎传来久。
赏鉴能同张茂先,翩翩意气更堪怜。
胡琴劈碎宁论价,古剑酬人不计钱。
与余倾盖称莫逆,问奇肯过扬雄宅。
竹里酣歌任往来,花间啸傲忘朝夕。
朝夕相从酒一樽,交情如此君毋谖。
但能博物复饮酒,世事悠悠安足论。
从军行
边尘起西北,敌骑日相望。
仗剑报明主,长揖辞故乡。
征行渡沙漠,慷慨隶戎行。
羽书昨夜至,匈奴寇渔阳。
吏士若云屯,我兵精且强。
扬旌耀汉月,吹角飞边霜。
一战摧月支,再战款名王。
弯弓月在手,鸣镝星流光。
勒功燕然石,传檄瀚海傍。
归来拜骠骑,恩宠冠长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