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耳付深扃。莫使松风唤得醒。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国(ān guó)的意思:指国家安定、国家安宁。
剥啄(bāo zhuó)的意思:剥削和压迫。
分付(fēn fù)的意思:分派任务或责任
槐安(huái ān)的意思:指安定、平安无事。
里行(lǐ xíng)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内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
琉璃(liú lí)的意思:指透明如玻璃、颜色艳丽的东西。
入境(rù jìng)的意思:指进入某个地方、环境或状态。
睡乡(shuì xiāng)的意思:指睡眠的地方,也用来比喻安宁祥和的地方。
松风(sōng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吹得很轻柔、很柔和。
桃笙(táo shēng)的意思:形容人的声音柔和悦耳,如同桃花的香气。
童儿(tóng ér)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也可泛指年轻人。
五尺(wǔ chǐ)的意思:指身材高大,通常用来形容人的身材高大健壮。
消暑(xiāo shǔ)的意思:消除夏天的炎热。
槐安国(huái ān guó)的意思:槐安国是一个古代的成语,意思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安定和平稳。
- 鉴赏
这首《南乡子·夏午觅睡》由清代诗人陈世祥所作,描绘了夏日午后寻求片刻宁静与睡眠的情景。词中运用细腻的笔触,将夏日午后的静谧与内心的渴望生动地展现出来。
“消暑展桃笙”,开篇即点明了夏日消暑的主题,桃笙是古代一种用于纳凉的竹席,通过展开桃笙来消暑解热,营造出一种清凉舒爽的氛围。
“五尺琉璃石上横”,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清雅,五尺长的琉璃石横置在地面上,琉璃的材质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增添了几分华贵与神秘感。
“问到睡乡才入境,心惊”,这里巧妙地运用了梦境的意象,将寻找睡眠的过程比喻为进入梦乡,而“心惊”则可能是对即将失去清醒状态的轻微担忧或期待。
“度枕松风恰一声”,描述了在枕头上感受到的松林间微风吹拂的声音,这声音恰到好处,既不喧闹也不沉寂,正好符合寻求宁静的心境。
“倦耳付深扃”,倦怠的耳朵被深深地关闭起来,意味着彻底放下了外界的纷扰,进入了完全的静默之中。
“莫使松风唤得醒”,表达了对松风的尊重和对宁静的珍惜,希望外界的声音不要打扰这份难得的宁静。
“分付童儿闻剥啄,休听”,吩咐童仆听到敲门声时不要打扰,体现了对内心宁静的维护和对外界干扰的排斥。
“也向槐安国里行”,最后以一个典故结束,暗示在寻求睡眠的过程中,仿佛进入了梦境般的槐安国,这是一种对短暂休息后精神恢复的乐观期待。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夏日午后的宁静与内心的渴望,以及对短暂休息的珍视与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