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日出吟》
《日出吟》全文
宋 / 李觏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日出百鸟喜,羁人懒举眸。

长恨年光缓,禄养未可求。

若至年光过,高堂白头

羲和有知,奈我心悠悠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鸟(bǎi niǎo)的意思:形容鸟儿争飞的热闹景象。

白头(bái tóu)的意思:指人到老年时头发变白,也用来形容夫妻恩爱长久。

长恨(cháng hèn)的意思:长时间的怨恨。

高堂(gāo táng)的意思:指家庭的大厅,也泛指家庭。

羁人(jī rén)的意思:指被囚禁、束缚或限制在某个地方的人。

禄养(lù yǎng)的意思:指以国家的禄俸来供养自己的父母或亲属。

年光(nián guāng)的意思:年光指的是时间的流逝,特指青春年华的消逝。

日出(rì chū)的意思:太阳从地平线升起,代表新的一天开始。

未可(wèi kě)的意思:表示不可预测或无法确定的情况

羲和(xī hé)的意思:羲和指的是太阳和月亮,也用来比喻和谐相处、和平共处。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有知(yǒu zhī)的意思:有知表示有知识、有见识、有智慧。

注释
日出:早晨太阳升起。
羁人:远行或被囚禁的人。
眸:眼睛。
年光:光阴。
禄养:官职和俸禄。
高堂:父母或尊长。
白头:头发变白,指年老。
羲和: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
悠悠:形容心情忧郁、思绪万千。
翻译
太阳升起时百鸟欢腾,羁旅之人却懒得睁开眼。
长久遗憾时光太慢,官职俸禄还未能追求到。
如果时光流逝太快,家中高堂转眼已白发苍苍。
如果羲和神明您知晓,我内心忧虑无法排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泊名利、对岁月流逝有所感慨的情怀。开篇“日出百鸟喜,羁人懒举眸”表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的冷漠,因为个人境遇的不如意而没有兴趣去观赏。"长恨年光缓,禄养未可求"抒发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功名难求的深深懊恼。在当下社会环境中,个人的努力与现实条件往往有所落差,这种无奈的情绪在诗人心头久久不能散去。

"若至年光过,高堂又白头"则是对未来的一种预感和担忧。当时光悄然流逝,如果依旧没有达到个人期望的成就,那么在高堂深院之中,只能是一个白发苍苔的老人。这不仅是对个人的悲哀,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人生易逝的深刻感悟。

最后“羲和君有知,奈我心悠悠”中的“羲和”指的是古代掌管日月星辰运行的神祇。这里诗人似乎在向天地之间寻求解答或安慰,但实际上却表达了内心深处的迷茫与无助。这一系列的情感流露,既是个人命运的写照,也映射出古代士子对于功名利禄、时光易逝的普遍心理。

作者介绍
李觏

李觏
朝代:宋   字:泰伯   号:盱江先生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生辰:1009—1059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猜你喜欢

暇日过在伯辱对菊置酒已焉甚醉得四十字

雨后江犹涨,霜前菊正繁。

波光摇槛楯,花气入楹轩。

病不胜杯勺,情欣接话言。

兀然成径醉,涕唾老仍烦。

(0)

黄昏骤寒

过午风犹怒,及昏寒骤增。

衣皆袷无絮,被只楮非缯。

所赋端如此,谁令病不胜。

更怜馀习在,挟册自篝灯。

(0)

清江道中

自入西江绝少山,暂看平远又弯环。

望穷浩浩鸥波里,诗堕苍苍暮色间。

网户谩多鱼踊价,酒垆虽少客酡颜。

儿时所历今重过,无复衣斑徒鬓斑。

(0)

寄赵元归并属元默三首·其一

忆在袁州见,曾遗满纸诗。

临川得再面,近作重相贻。

我老已成退,君才真尔奇。

纵能连日语,宁慰积年思。

(0)

寄秋怀·其三

霞谷宁终计,龙门已暮年。

向来嗟独后,今日可忘前。

既缪青衿学,当思白首传。

犹须就吾子,相为语蝉连。

(0)

留别子肃子仪三首·其一

度桥遵野径,夹树启篱门。

剥啄传呼疾,周旋色笑温。

万金才到几,一棹复过村。

却恨侬来独,飘零说在原。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