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征人》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寄 征 人 唐 /廉 氏 凄 凄 北 风 吹 鸳 被 ,娟 娟 西 月 生 蛾 眉 。谁 知 独 夜 相 思 处 ,泪 滴 寒 塘 蕙 草 时 。
- 注释
- 凄凄:形容冷清、悲凉。
北风:冬季寒冷的风。
鸳被:象征夫妻恩爱的被子。
娟娟:形容月亮明亮或女子姿态美好。
蛾眉:比喻女子美丽的眉毛。
独夜:孤独的夜晚。
相思:深深的思念。
泪滴:眼泪落下。
寒塘:寒冷的池塘。
蕙草:一种香草,象征高洁。
- 翻译
- 寒冷的北风吹过鸳鸯被子,明亮的西月像女子的弯眉。
又有谁知道,在这孤独的夜晚,我思念的心如同泪水滴落在冰冷的池塘边的蕙草上。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夜思远之景。首句"凄凄北风吹鸳被",以北风的萧瑟为背景,通过"鸳被"(即羽绒)被吹拂,传递出一种寒冷与孤寂的情境。次句"娟娟西月生蛾眉",则是借用了明亮的秋月来形容女性美丽的眉毛,以此暗示诗人心中的思念之对象。
第三句"谁知独夜相思处",转而深化了情感的主体,即在这寂静而又寒冷的夜晚中,有人独自怀着相思之情。末句"泪滴寒塘蕙草时",则进一步描绘出诗人在这样的环境里,不禁潸然泪下,泪水滴落在冷清的池塘边,甚至连野草都沾湿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深沉而又隐秘的情感。诗人巧妙地将内心的孤独与外界的萧瑟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凄美与哀愁并存的意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听莺曲
东方欲曙花冥冥,啼莺相唤亦可听。
乍去乍来时近远,才闻南陌又东城。
忽似上林翻下苑,绵绵蛮蛮如有情。
欲啭不啭意自娇,羌儿弄笛曲未调。
前声后声不相及,秦女学筝指犹涩。
须臾风暖朝日暾,流音变作百鸟喧。
谁家懒妇惊残梦,何处愁人忆故园?
伯劳飞过声局促,戴胜下时桑田绿。
不及流莺日日啼花间,能使万家春意闲。
有时断续听不了,飞去花枝犹袅袅。
还栖碧树锁千门,春漏方残一声晓。
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回溪石濑茂林修竹诗
跻险筑幽居,披云卧石门。
苔滑谁能步,葛弱岂可扪。
袅袅秋风过,萋萋春草繁。
美人游不还,佳期何由敦。
芳尘凝瑶席,清醑满金樽。
洞庭空波澜,桂枝徒攀翻。
结念属霄汉,孤景莫与谖。
俯濯石下潭,俯看条上猿。
早闻夕飙急,晚见朝日暾。
崖倾光难留,林深响易奔。
感往虑有复,理来情无存。
庶持乘日车,得以慰营魂。
匪为众人说,冀与智者论。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