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同(bù tóng)的意思:不同的方法或手段,却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尘氛(chén fēn)的意思:指尘土弥漫的气氛,形容事物昏暗、沉闷或萧条无望。
负米(fù mǐ)的意思:指背负着米袋,形容人劳累奔波。
个里(gè lǐ)的意思:指个人内心深处的想法、意图或秘密。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何妨(hé fáng)的意思:没有必要担心或阻止,表示无妨。
竟日(jìng rì)的意思:整整一天,连续的一天
来手(lái shǒu)的意思:指人的技艺或能力非常高超,出手迅猛,让人难以防备。
山幽(shān yōu)的意思:山深处幽静、清幽。
诗坛(shī tán)的意思:指诗歌创作的领域或界限。
同调(tóng diào)的意思:指音调相同或和谐的声音。
心镜(xīn jìng)的意思:指内心的反思和自省,意味着人们应该时刻保持警觉,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
悬知(xuán zhī)的意思:指对某事情的结果或者真相心中没有底,感到担忧或者不安。
寻师(xún shī)的意思:寻找合适的老师或指导者,以获得更好的学习经验和知识。
幽兴(yōu xīng)的意思:幽兴指的是内心深处的喜悦和快乐。
远岳(yuǎn yuè)的意思:远离家乡的山岳,比喻离开家乡或离开熟悉的环境。
争锋(zhēng fēng)的意思:指争夺第一,竞争激烈。
指踪(zhǐ zōng)的意思:追踪、寻找线索或痕迹。
拄颊(zhǔ jiá)的意思:用手托住脸颊,表示思考或沉思。
拄颊看山(zhǔ jiá kàn shān)的意思:形容人坐在高山上,扶着腮,远远地观看山势,表示对事物的深思熟虑或审视。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家中生活的宁静与自在。首句“负米归来手自舂”,生动地展现了这位隐士亲自劳作的情景,背米回家后,亲手磨米为食,生活简朴而自足。接着,“岂知门外有晴峰”一句,以门外的自然美景反衬出隐士内心的宁静与满足,门外的景色虽美,但并不影响他内心的平静。
“羡公竟日尘氛远,拄颊看山幽兴浓”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隐士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和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他每日沉浸在山川之间,享受着与世隔绝的宁静时光,内心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热爱。
“心镜悬知不同调,诗坛那敢少争锋”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艺术追求的执着与自信。这里的“心镜”比喻内心的明镜,暗示诗人对于艺术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诗坛争锋”则表明诗人愿意在文学创作中与他人切磋交流,展现自己的才华。
最后,“空馀远岳寻师意,个里何妨为指踪”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寻找良师益友的渴望,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寄托的愿望。即使是在远离尘嚣的山岳之中,诗人也希望能够找到能够引领自己前进的导师,从而在精神上得到成长与提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士在自然中的生活状态与精神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艺术与知识的渴望与探索。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李子仪学士上元
倾都繁盛数宵中,知是钧天第几重。
岧阙开筵纡警跸,綵山张乐戏鱼龙。
月华高下随灯丽,春色融和入酒浓。
拟逐胜游行乐去,长年于事亦无悰。
明日,南禅和诗不到,故重赋数珠篇以督之,二首·其二
朝来取饭化,乃是维摩遣。
全锋虽未露,半藏已曾转。
说有陋裴頠,谈无笑王衍。
看经聊尔耳,遮眼初不卷。
三吒故自醒,一吷何由喘。
请归视故椟,静夜珠当反。
安居三十年,古衲磨山茧。
持珠尚默坐,岂是功用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