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胜(bù shèng)的意思:形容无法胜过或不胜任某种情况或事物。
不精(bù jīng)的意思:不专心、不用心
关格(guān gé)的意思:关格指责人的品行不端,违背道义。
逆从(nì cóng)的意思:违背规定或常理,走相反的方向。
人国(rén guó)的意思:人国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方的人民,也可以表示整个国家。
行所(xíng suǒ)的意思:行所指的是人们活动的地方或领域。
阳间(yáng jiān)的意思:阳间指的是人间,即人类生活的世界。
医书(yī shū)的意思:指医学书籍,也用来比喻有关医学的学问或经验。
阴阳(yīn yáng)的意思:阴阳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宇宙万物的两个相对而又统一的方面。阴指阴暗、负面、 passivity;阳指明亮、积极、活动。阴阳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是世界万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则。
用人(yòng rén)的意思:指在人才选拔和利用方面的智慧和能力。
用兵(yòng bīng)的意思:指利用军队进行战争或作战的行为。
- 翻译
- 《素问》虽然是医学书籍,但阅读时担心不能深入理解。
无论是国家大事还是小事,都能运用其中的道理。
行动要遵循自然规律,否则会适得其反,决定生死存亡。
不要等到阴阳失衡,疾病发展到关格阶段才去治疗,那时就来不及了。
- 注释
- 素问:古代中医经典著作。
患:担心。
精:精通。
人国:治理国家。
小亦:也包括小事。
行所胜:按照事物的自然属性行事。
逆从:违背自然法则。
决死生:决定生死。
阴阳间:阴阳失衡的状态。
关格:中医病症名,指病情严重。
相营:相互影响,此处指疾病的发展。
- 鉴赏
这段文字出自宋末元初诗人方回的作品《读素问十六首》(其五)。诗中融合了医书《素问》的哲学思想与军事战略,展现了诗人的深邃思考。
"素问虽医书,读之患不精。"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医学典籍《素问》有所涉猎,但未能深入其精髓的自谦之意。《素问》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文献,它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医疗知识。
"大可用人国,小亦可用兵。" 这两句则揭示了一种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战略思维,强调在大的国家治理乃至小的军事行动中,都需运用智慧和策略。这也反映了诗人对《素问》中“大道无形,小道有名”的思想有所领悟。
"行所胜不胜,逆从决死生。" 这两句则是说在行动中要顺应自然规律,不强求超越其本身的能力极限,否则将会走向失败乃至生命危险的境地。这与《素问》中的“因于万物,有所待而成者也”思想相呼应。
"勿待阴阳间,关格不相营。" 这两句强调了不要在阴阳二元中徘徊不定,不要让事物的发展受到限制和阻碍。这一观点体现了《素问》中对阴阳变化规律的认识,以及追求事物自由生长的哲学态度。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借鉴古代医书,展开了一场关于治国用兵、顺应自然与智慧运用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雪浪石
汉庭卿士如云屯,结绶弹冠朝至尊。
登高履危足在外,神色不变惟伯昏。
金华掉头不肯住,乞身欲老江南村。
天恩许兼两学士,将兵百万守北门。
居士彊名曰天元,寤寐山水劳心魂。
高斋引泉注奇石,迅若飞浪来云根。
朔南修好八十载,兵法虽妙何足论。
夜阑番汉人马静,想见雉堞低金盆。
报罢五更人吏散,坐调一气白元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