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余断送迎久矣内翰严维中奉使三湘还过吴治具邀余过虎丘余不能辞也赋诗一笑》
《余断送迎久矣内翰严维中奉使三湘还过吴治具邀余过虎丘余不能辞也赋诗一笑》全文
明 / 王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看遍苍梧山外山,吴中爱小孱颜

如何地主翻为客,多少荣途未得閒。

张席坐隈新竹粉题诗劖破古苔斑

夕阳共下山门去,处处停桡未拟还。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爱小(ài xiǎo)的意思:指人偏袒小的事物或小的一方。

孱颜(chán yán)的意思:形容面色憔悴、苍白无华。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地主(dì zhǔ)的意思:指旧时农村中拥有大量土地并占有农民劳动成果的富有人家。

多少(duō shǎo)的意思:表示数量或程度的不确定,有时也表示询问。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山外(shān wài)的意思:指远离尘嚣、宁静幽远的地方。

山门(shān mén)的意思:指山脉中的门户,也比喻进入某个地方或机构的入口。

苔斑(tái bān)的意思:指墙壁、石头等表面上长出的苔藓斑点。

题诗(tí shī)的意思:指为某人或某事写诗。

吴中(wú zhōng)的意思:指吴国的中部地区,也用来形容地势险要的地方。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下山(xià shān)的意思:下山指从山上下来,比喻摆脱困境、解决问题或者结束某种状态。

竹粉(zhú fěn)的意思:指人的才能、品德等都像竹子那样纯洁、高尚。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鏊所作,名为《余断送迎久矣内翰严维中奉使三湘还过吴治具邀余过虎丘余不能辞也赋诗一笑》。诗中描绘了诗人对江南山水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友人归来的喜悦之情。

首联“看遍苍梧山外山,吴中仍爱小孱颜”,诗人以“看遍”二字开篇,表达了对各地山水的广泛欣赏,接着点出对江南(吴中)的喜爱,尤其是对虎丘山的小巧与秀美情有独钟。颔联“如何地主翻为客,多少荣途未得閒”,诗人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了对身份转变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去忙碌生活的怀念,以及对当前悠闲生活的享受。

颈联“张席坐隈新竹粉,题诗劖破古苔斑”,生动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虎丘山中宴饮、题诗的情景,新竹与古苔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历史的沉淀,也寓意着新旧交替的美好。

尾联“夕阳共下山门去,处处停桡未拟还”,诗人与友人一同欣赏夕阳美景,直至傍晚,却仍不愿离去,表达了对这次相聚的不舍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是一首充满生活情趣和人文关怀的作品。

作者介绍
王鏊

王鏊
朝代:明   字:济之   号:守溪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450—1524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猜你喜欢

感咏二十首·其二

孔子五十龄,欣然常读易。

读至损益时,喟然自叹息。

益者终必损,损者必见益。

持盈在守谦,履盛当自抑。

盛衰互相倚,达者贵先识。

易理本元元,圣心相合一。

(0)

酌酒与蔡圻

陌上青楼春酒香,与君不惜醉千场。

江湖万里逢知己,忘却今朝在异乡。

(0)

题庐山人屋壁

流水绕孤松,清风动疏竹。

俗客不到门,莓苔长新绿。

(0)

山中闻苏松之变有作

荒榛引蔓上山扉,村巷萧条列郡非。

沙苑月寒笳吹动,关城风急羽书飞。

征输到处疑应尽,戍卒经秋尚未归。

见说汉廷思颇牧,中原何日解重围。

(0)

访吴东溪黄土庄

爱君茅屋半山隈,一径萦纡客少来。

涧草野花春不断,岩烟林蔼午方开。

凭栏池上观鱼戏,曳杖篱根叱犊回。

閒看江船帆上下,却疑身在小蓬莱。

(0)

适中驿得报虏寇通州次西山势獗京师戒严不胜愤惋·其二

欲将长剑欹空挥,净扫胡氛振国威。

六月尚歌征俨狁,八公何算胜淮淝。

华夷无限那容越,忠义人心讵尽微。

报主此生应不惜,请缨无路祇空悲。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