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雀夺燕巢生四雏》
《雀夺燕巢生四雏》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去年营巢,衔泥入我庐。

秋归春复来,横被所居

翩然去不较,义者欲与除。

毁覆必伤卵,爱彼此何疏。

乃俟长黄口,逐之宁曰纾。

果得生四雏,卉色头戢如。

后当还燕巢穿屋不害余。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uèduóyàncháoshēngchú
sòng / méiyáochén

niányànyíngcháoxián

qiūguīchūnláihéngbèiquèsuǒ

piānránjiàozhěchú

huǐshāngmǎoàishū

nǎichánghuángkǒuzhúzhīníngyuēshū

guǒshēngchúhuìtóu

hòudāngháiyàncháo穿chuānhài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爱彼(ài bǐ)的意思:相互爱戴、互相关爱

彼此(bǐ cǐ)的意思:互相;相互之间

穿屋(chuān wū)的意思:指某人或某物穿过屋子,形容人或物穿行迅速。

果得(guǒ de)的意思:指事情结果正好符合预期或者符合心愿。

横被(héng bèi)的意思:指被人无端地冤枉或损害。

翩然(piān rán)的意思:形容轻盈、飘逸的样子。

去年(qù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一年,即上一年。

所居(suǒ jū)的意思:所居指的是所在的地方,表示人们所居住或所处的环境。

燕巢(yàn cháo)的意思:指燕子在悬崖峭壁上筑巢,形容人们勇敢地在险峻的环境中努力工作。

营巢(yíng cháo)的意思:指鸟类筑巢的行为,比喻人们建立家庭或事业的场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雀夺燕巢生四雏》,描绘了燕子辛苦筑巢却被麻雀占据,作者目睹此景,深感同情燕子的遭遇。他决定等待雏燕长大,再将巢穴归还给燕子,以避免伤害幼鸟。诗中寓言性地表达了对弱小生命的关爱和公正对待,同时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对生活中小动物命运的关注,具有一定的道德教化意义。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桐庐会乡同年陈大尹

同榜题名二十年,东西踪迹两茫然。

桐江幸与先生会,花县争传大尹贤。

豺虎闻风咸敛迹,荒芜得雨尽成田。

朝家正有旌贤诏,荐疏行看到日边。

(0)

题王浚之画茅山图

句容古县频来往,万转荒溪出乱松。

画里茅山依旧在,白云开处见三峰。

(0)

送贺御史出守苏州

吴民方切九重忧,祖道休将五马留。

朝宁久称真御史,封疆还属古诸侯。

香凝燕寝韦郎咏,棹续花桥白傅游。

我忝郡人无以颂,拟叨循吏传重修。

(0)

追送张尚质户部兼怀沈仲律主客

秋风骑马向南行,送别深惭句不成。

顾我只如前日懒,思君应比后湖清。

朝回晓月当琼岛,梦逐春潮到石城。

遥想斋居无俗客,相过多见沈云卿。

(0)

望峄山

鲁郊空且旷,目力安能穷。

倏见千仞青,横截乎其东。

群山相后先,蹲踞犹儿童。

尼丘亦远避,何曾数龟蒙。

尝读禹贡书,其阳产孤桐。

剪伐成何用,茅茨舜为宫。

谅惟制琴瑟,抟拊归良工。

因之怀古人,仰睇云霄中。

(0)

三尺水剑歌

龙侯手持三尺水,清晨访我古狱里。

直愁云气感星辰,满目寒光素涛起。

玄冰凝结摇空青,芙蓉白日生精莹。

为君拂拭开宝匣,炯若积雪涵疏星。

起看天地云冥冥,谁其麾叱走六丁。

为击风雨驱雷霆,荡涤氛䘲万国宁。

上头铭字侯所作,辞严义正发炳灵。

怜君少年负才气,每能仗义讨不庭。

侧身北望空驰情。

君不见燕丹宿昔得荆轲,樽前击筑扬悲歌。

咸阳西入犯狼虎,白虹贯日横秋河。

英雄事去一朝异,奈此古来忧愤多。

忧愤多,向谁语,我有高怀亘千古。

黄金不用买功名,失势因之虎为鼠。

呜呼腰间宝铁弃如土,为尔更歌公莫舞。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