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讶书来少,殊乡讣忽闻。
素帏无祭主,破笥散遗文。
已闭三间屋,谁封四尺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哭泽孺方先生二首(其二)》。从内容上看,诗人正在哀悼一位名叫泽孺方先生的人物。这位先生可能是一位学者或文士,因诗中提到了“素帏无祭主,破笥散遗文”,可见先生身后留下了许多未完成的著述。
“方讶书来少,殊乡讣忽闻。”这里表达的是诗人对泽孺方先生去世的突然和不易觉察。"方讶"指刚刚听说,"殊乡"则是远方之意,这两句交织出一种遥远而又突如其来的消息。
“已闭三间屋,谁封四尺坟。”这两句话形象地描绘了泽孺方先生已经去世,家中的三间屋室已被关闭,而他的墓穴也仅有四尺之宽。这里表现出了诗人对逝者生活空间的关怀,以及对逝者最终安息之处的无奈。
“旧曾传业者,南北各离群。”最后两句则表达了泽孺方先生生前可能是一位学术传承人,他的学生或门下弟子在他的去世后,纷纷散往南北,不再聚集在一起。这不仅是对泽孺方先生个人影响力的描述,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知识传承断绝的哀伤。
整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前事迹和身后的情形的描写,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怀念之情以及对文化知识传承中断的担忧。
京城六月日如火,风轩散发执书坐。
顿嫌城市多烦嚣,欲买田庐何处可。
素几茶瓯吹碧香,有客敲扉偶相过。
为言越中好山水,厥土膏腴不偏颇。
魏氏之子文贞孙,玉树临风色瑳瑳。
读书浙水之东头,蒐今摭古以自课。
夏盖湖光白涌云,福祈山气青浮座。
三江帆上暮天长,八月潮平秋水大。
亭边狝猿长如人,月黑林昏盗山果。
桃源人家疑此是,洞口云深昼无锁。
百壶满醉江南春,击缶高歌儿子和。
西蜀少陵恒苦吟,南阳武侯尚高卧。
文贞昔在贞观中,大节堂堂不终挫。
好将旧学佐朝堂,行见英流振顽懦。
索居何日赋归来,尽理遗书载轻舸。
我昔耕牧岘山阳,门前水田足粇糯。
十年道阻不可归,江上秋风茅屋破。
旧栽松柏定成林,石墙竹梢添几个。
向来耆旧安稳无,每一思之泪交堕。
福源林壑倘见分,卜邻拟住山之左。
客归好语仲远君,岁晚寄书烦报我。
《福源精舍》【元·李延兴】京城六月日如火,风轩散发执书坐。顿嫌城市多烦嚣,欲买田庐何处可。素几茶瓯吹碧香,有客敲扉偶相过。为言越中好山水,厥土膏腴不偏颇。魏氏之子文贞孙,玉树临风色瑳瑳。读书浙水之东头,蒐今摭古以自课。夏盖湖光白涌云,福祈山气青浮座。三江帆上暮天长,八月潮平秋水大。亭边狝猿长如人,月黑林昏盗山果。桃源人家疑此是,洞口云深昼无锁。百壶满醉江南春,击缶高歌儿子和。西蜀少陵恒苦吟,南阳武侯尚高卧。文贞昔在贞观中,大节堂堂不终挫。好将旧学佐朝堂,行见英流振顽懦。索居何日赋归来,尽理遗书载轻舸。我昔耕牧岘山阳,门前水田足粇糯。十年道阻不可归,江上秋风茅屋破。旧栽松柏定成林,石墙竹梢添几个。向来耆旧安稳无,每一思之泪交堕。福源林壑倘见分,卜邻拟住山之左。客归好语仲远君,岁晚寄书烦报我。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7067c6c9d4f0550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