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树不画根,画兰不画土。
谁说郑所南,不及王炎午。
不及(bù jí)的意思:不如;不及格;不及时
此诗《郑所南》由清代诗人洪亮吉所作,通过对比“画树不画根,画兰不画土”这一艺术手法,巧妙地表达了对郑所南(郑思肖)艺术风格的独特见解。
“画树不画根”,意味着在绘画时,通常会省略树木的根部,因为根部往往埋藏于地下,不易直接观察和描绘。这种处理方式,既简化了画面,又赋予了树木更为飘逸、灵动的形象。而“画兰不画土”,则是指兰花的画作中,通常不会特意强调土壤背景,而是通过兰花的姿态、色彩等元素,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高雅脱俗的意境。
通过这两句诗,洪亮吉将郑所南的艺术特点与传统绘画技法进行了对比,暗示郑所南在艺术创作上有着独到之处。接着,“谁说郑所南,不及王炎午”一句,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郑所南艺术成就的高度肯定,同时也暗含着对王炎午艺术水平的质疑或比较,进一步突出了郑所南在艺术领域的独特地位和影响力。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洪亮吉对于艺术创新与传统技法融合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对郑所南艺术风格的赞赏与推崇,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丰富的艺术哲学思考。
今岁春迟雨亦然,生愁无水打秧田。
不消三日如麻脚,线样溪流浪拍天。
游山不合作前期,便被山灵圣得知。
只等五更倾一雨,三更犹是月明时。
不到西湖又两年,西湖风物故依然。
道旁松桧俱无羔,笑我重来雪满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