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月三日相公花下小饮赋四题·其二九月二十八日牡丹》
《十月三日相公花下小饮赋四题·其二九月二十八日牡丹》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香包已向青春发,又见秋深特地开。

应笑菊残无意思,不能邀赋洛阳才。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洛阳(luò yáng)的意思:指文化名人或作品在洛阳特别受到重视和推崇。

青春(qīng chūn)的意思:指年轻的时期,也指年轻人的朝气和活力。

秋深(qiū shēn)的意思:指秋天已经深入,天气转凉,秋意渐浓。

特地(tè dì)的意思:特意、特别地

无意(wú yì)的意思:没有意识到或没有目的地做某事,不经意的,无意识的。

香包(xiāng bāo)的意思:香包是指装有香料的小包,用于散发香气或驱蚊虫。

意思(yì sī)的意思:表示某事物的内在含义、深层含义或真正意义。

洛阳才(luò yáng cái)的意思:指具有才华和智慧的人。

注释
香包:指装饰有香气的袋子,常用于节日或赠予。
青春:象征生命力和活力。
秋深:秋季的深处,表示时节已晚。
特地:特意,特别。
菊残:菊花凋谢。
无意思:缺乏趣味或吸引力。
不能:不具备能力。
邀赋:邀请吟诗作赋。
洛阳才:指有才华的文人,这里可能暗指历史上著名的才子。
翻译
香包已经散发出青春的气息,此刻在秋意渐浓时特别绽放。
它似乎在嘲笑菊花凋零没有情趣,无法邀请到像洛阳才子那样的文人墨客来吟诗作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十月三日相公花下小饮赋四题(其二)九月二十八日牡丹》,通过对十月三日牡丹在秋深时节依然绽放的描绘,表达了对牡丹坚韧生命力的赞赏。"香包已向青春发"暗示牡丹在春天时已经盛开,而"又见秋深特地开"则强调了牡丹在秋季依然傲然开放,不同于菊花的凋零。诗人以"应笑菊残无意思"来调侃菊花的早衰,同时也赞美了牡丹的才情,暗示其如同洛阳才子般富有诗意和魅力。整体上,此诗寓言于花,借牡丹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高雅品质的追求和对时光流转中美好事物的珍视。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山中夜坐有怀同学诸子

一江月色静如秋,空向云堂照独愁。

隔水歌声来远艇,断桥镫火出高楼。

支离瘦骨千峰下,潦倒春心五夜头。

遥忆竹林诸旧侣,梦魂曾否到沧洲。

(0)

重阳前三日林元洲邀诸友过寒同山庄

高台眺望罢,缓步到柴扉。

石路缘溪岸,茅亭带夕晖。

桥危人怯度,林静鸟争飞。

乘兴忘归晚,沾衣草露霏。

(0)

沔县村居

故国不可到,春风吹闭门。

云移峰顶寺,花落雨中村。

事简人过少,山深褐自尊。

无书传子弟,耕凿任乾坤。

(0)

吴宫词

苏台月冷夜乌栖,饮罢吴王醉似泥。

别有深恩酬不得,向君歌舞背君啼。

(0)

题杨柳·其二

乌啼江月正昏黄,风袅残烟翠带长。

最是笛中听不得,白门花落旧宫墙。

(0)

古意·其十六

高冠不复暖,久客无完裾。

悲风缘隙来,阴气惨不舒。

日夕望大江,谁能脂我车。

富贵于我贱,贫贱于我贵。

圭组何敢爱,沟壑何敢讳。

椒薰昔所佩,缨緌今所畏。

无裳岂忘寒,长饥岂忘味。

安得榑桑晖,冰苕作春气。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