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远归雁,万里欲寒天。
隔院砧何急,虚窗月自圆。
这首清代诗人汪松的《秋夜》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孤寂景象。首句“牢落深秋候”以“牢落”二字,形象地刻画出秋天的萧瑟与寥落,点明时令特征。接着,“匡床坐复眠”写诗人独坐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反映出内心的不宁静。
“一声远归雁,万里欲寒天”通过雁南飞的意象,寓言着游子的离愁和对远方家乡的思念,同时描绘出万里苍穹下渐趋寒冷的天气,增添了悲凉的气氛。远处传来的砧声“隔院砧何急”,暗示着邻家妇人的劳作,更添了几分生活的烟火气,但同时也加重了诗人心中的孤寂。
“虚窗月自圆”描绘出明亮的月光洒在空荡的窗户上,月圆人未圆,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团圆的渴望。最后两句“不堪思往事,欹枕夜如年”,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无法承受回忆往事的痛苦,夜晚漫长如同度过一年,揭示了诗人深深的哀愁和无尽的思绪。
整体来看,《秋夜》以深秋景色为背景,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和情感的直接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过去的深深怀念,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秋夜怀旧之作。
孤忠自许众不与,独立敢言人所难。
去国一舟轻似叶,高名千古重於山。
并游英俊颜何厚,未死奸谀骨已寒。
天为吾君扶社稷,肯教夫子不生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