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早行》
《早行》全文
清 / 缪公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远坞鸡初唱,人家户尚扃。

天光沈水白,霜色扑衣青。

大野轻霭,寒空带落星

能知清旷意,不复惮劳形。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大野(dà yě)的意思:大野指的是广阔的原野或荒野,也可引申为没有人烟或人迹罕至的地方。

惮劳(dàn láo)的意思:惧怕劳累,不愿意努力工作。

家户(jiā hù)的意思:指家庭、家属。

劳形(láo xíng)的意思:过度劳累,使身体疲惫。

落星(luò xīng)的意思:形容事物的光彩消失或失去辉煌。

轻霭(qīng ǎi)的意思:形容雾气薄而轻盈,通常用来形容景色或气氛。

人家(rén jiɑ)的意思:人家指别人或他人,多用于指代对方的家庭、身份或情况。

沈水(shěn shuǐ)的意思:指人或物沉没在水中。

霜色(shuāng sè)的意思:指冬天的颜色,也指白发。

天光(tiān guāng)的意思:指天空的光亮,也可引申为指天亮的时候。

鉴赏

这首《早行》描绘了清晨时分,诗人独自踏上旅途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在黎明前后的宁静与壮丽。

首句“远坞鸡初唱”,以鸡鸣作为时间的标志,暗示着天还未亮,远处山坞中传来第一声鸡啼,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这既点明了时间,也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充满生机的氛围。

接着,“人家户尚扃”一句,描绘了村庄中家家户户尚未开门的情景,进一步强调了清晨的宁静与未被扰动的生活状态。这里不仅写出了环境的寂静,也暗含了对乡村生活的朴素描绘。

“天光沈水白,霜色扑衣青”两句,将视觉感受推向高潮。天边泛起的白色光芒,仿佛是水面反射的晨光,而霜色则给衣物披上了一层青色的薄纱,形象地表现了清晨的冷冽与清新。这两句通过色彩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纯净。

“大野迷轻霭,寒空带落星”则将视线从地面转向广阔的天空。大地上弥漫着一层轻柔的雾气,与寒冷的夜空中的星星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壮阔的景象。这里的“迷”字,不仅描绘了雾气的朦胧,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迷醉与向往。

最后,“能知清旷意,不复惮劳形”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清旷之美的深刻感悟。他意识到,在这样的环境中行走,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和满足,不再畏惧身体的劳顿。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内心自由与宁静的追求。

整体而言,《早行》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清晨时分大自然的宁静与壮美,以及诗人对这种美好景色的深深感悟和由衷喜爱。作品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清诗佳作。

作者介绍

缪公恩
朝代:清

缪公恩(1756-1841),汉军正白旗,沈阳人。原名公俨,字立庄,号楳澥,别号兰皋。缪公恩家世代为官,曾随父亲宦游江南近20年,饱受江南文化的濡染,喜交文人雅士。北归盛京后,即以诗画自娱。他50岁时出任盛京礼部右翼官学助教,后主讲沈阳萃升书院,培养了一批有名的文人。在沈阳书院留学的朝鲜国学生,学成归国后多在朝鲜文人中享有威望,仍念念不忘缪公恩的教诲之恩。朝鲜贡使到沈阳有不识缪兰皋先生者,则引为缺憾。缪公恩的诗作编入《梦鹤轩梅澥诗抄》,收诗两千八百余首。可惜收到《辽海丛书》中时仅存四卷六百余首。
猜你喜欢

为吴侍御赠广西钟提学

中外台端见表仪,不烦霜面瘴烟披。

分来秘阁藜千点,校后诸生桂几枝。

门下陈钦谈左氏,江东匡鼎受葩诗。

悬知独秀峰头坐,五岭云霞更属谁。

(0)

答和魏太学见慰之作

倦飞谁不爱林萝,况有新诗慰藉多。

身是王生宁结袜,门如翟尉任张罗。

蠹鱼渐老犹飧字,蛙黾何能且和歌。

奉帚主恩吾岂薄,西施其柰浣纱何。

(0)

殷无美余故人也东归之后贽而强纳拜焉辄成以赠

一归初就已忘言,三径虽荒好避喧。

罗雀汝宁廷尉客,登龙吾未李膺门。

云披胜览堪双出,海踏狂探试共论。

若语抗颜专席事,至今犹愧古人尊。

(0)

林近夫朝回时返岭外以诗见寄感而有答

杯酒沉沉且杜机,新诗一读泪堪挥。

谁能汉省分凫舄,便向吴山问薜衣。

客许故情销骨后,自怜前事捧心非。

封书欲发还多感,纵有梅花驿骑稀。

(0)

送僧游五台

见说中台北,长飞六月霜。

诸天尽烦热,此地独清凉。

处处金刚窟,人人妙吉祥。

老夫在方内,高枕亦羲皇。

(0)

览古感时偶成十古律·其一

知己世不易,知人吾亦然。

方共东山隐,甚谓安石贤。

物议善翻覆,时情多变迁。

何如饮清泌,高咏白驹篇。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