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郊墅杂赋·其十一》
《郊墅杂赋·其十一》全文
明 / 高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欲沽嗟市远,烟火江波

客到寒斋少,人归晚渡多。

污书灯烬落,惊枕橹声过。

岂敢荒寂,时危免负戈。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灯烬(dēng jìn)的意思:指烛火快要熄灭的状态,比喻事物接近尽头或即将消亡。

荒寂(huāng jì)的意思:荒凉而寂静,形容景象冷落、无人烟、寂寞无比。

江波(jiāng bō)的意思:指江河的波浪,比喻喧嚣、繁忙的景象。

橹声(lǔ shēng)的意思:橹声指的是划船时橹桨拍打水面发出的声音,比喻行动或言语声势浩大,引起轰动。

岂敢(qǐ gǎn)的意思:表示谦虚、恭敬之意,用于表达自己不敢或不敢奢望的意思。

晚渡(wǎn dù)的意思:晚上渡过江河。比喻做事拖延,错过时机。

烟火(yān huǒ)的意思:烟火是指烟雾和火焰,也用来比喻世间的红尘繁华和短暂的美好。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郊墅杂赋(其十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孤寂的水边生活图景。首句“欲沽嗟市远”,表达了诗人想买点东西却因市集偏远而感叹,暗示了郊野生活的不便。次句“烟火隔江波”进一步描绘了远处的炊烟和江面的波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遥远的氛围。

“客到寒斋少”写出了诗人寓居之处简陋,来访的客人不多,反映出其清贫的生活状态。“人归晚渡多”则反映出夜晚渡口的繁忙,可能暗示着附近居民的往来频繁,也暗含诗人对人间烟火气的向往。

“污书灯烬落”描绘了读书时的情景,灯火昏暗,书页积尘,显示出诗人勤奋好学的一面,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孤独与寂寞。“惊枕橹声过”以深夜的船桨声惊扰了诗人的梦境,增添了环境的寂静和动态感。

最后两句“岂敢愁荒寂,时危免负戈”,诗人自我宽慰,表示在动荡的时代里,他宁愿选择清静的田园生活,也不愿卷入纷争,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珍视和对时局的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身处郊野的日常生活,以及他对世事变迁的深沉思考,透露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高启

高启
朝代:明   字:季迪   号:槎轩   籍贯:江苏苏州   生辰:1336-1373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
猜你喜欢

滤水罗赋附歌

玉卮无当兮安可拟,风飘有声兮不足比。

惟滤罗之用也大哉,故去此而取彼。

(0)

瀑布

太极生柔德,雄姿不可名。

淩空虹永挂,泻涧布长成。

映日添霞色,当风振浪声。

潺潺云水下,已得涤幽情。

(0)

送王尊师归湖州

烟芜满洞青山绕,幢节飘空紫凤飞。

金阙乍看迎日丽,玉箫遥听隔花微。

多开石髓供调膳,时御霓裳奉易衣。

莫学辽东华表上,千年始欲一回归。

(0)

送王使君小子孝廉登科归省

年少通经学,登科尚佩觿。

张冯本名士,蔡廓是佳儿。

鞍马临岐路,龙钟对别离。

寄书胡太守,请与故人知。

(0)

过长林湖西酒家

湖草青青三两家,门前桃杏一般花。

迁人到处唯求醉,闻说渔翁有酒赊。

(0)

华阴县楼

丹霄能有几层梯,懒更扬鞭耸翠蜺。

偶凭危栏且南望,不劳高掌欲相携。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