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千里翮,原向伏时娴。
真赏难虚弋,吾躬转惧难。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的《喜魏源王柏心李杭诸君成进士寄之以诗五章》中的第三章。诗中表达了对友人魏源、王柏心、李杭等人考中进士的喜悦之情,并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知识与才华的珍视以及对个人修养的重视。
首句“动取空言诮”暗示了社会上对空谈的批评,引出下文对真正才华与品德的赞赏。接着,“高文久若菅”运用了菅草的比喻,菅草坚韧而低调,暗喻那些不张扬但才华横溢的人。接下来,“谁知千里翮,原向伏时娴”以千里之羽翼比喻人才,即使在默默无闻之时,也应保持娴熟的技艺与修养,等待时机展翅高飞。
“真赏难虚弋”表达了对真正才华的欣赏不易,需要慧眼识珠。“吾躬转惧难”则体现了诗人对自己能否正确识别和珍惜人才的自我反思。最后,“石潭清在户,未忍照衰颜”以清澈的石潭比喻内心的纯净与追求,诗人不愿让外界的评价影响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自我价值的坚守和对真善美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成就的喜悦表达,反映了对知识、才华与品德的重视,以及对个人修养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舣船涪州岸,携儿北岩游。
摇楫横大江,褰裳蹑高楼。
雨昏山半失,江涨地欲浮。
老矣宁再来,为作竟日留。
乌帽程丈人,闭户本好修。
骇机一朝发,议罪至窜投。
党禁久不解,战尘暗神州。
修怨以稔祸,哀哉谁始谋。
小人无远略,所怀在私雠。
后来其鉴兹,赋诗识岩幽。
忆昔绍兴中,束带陪众彦。
沐浴雨露私,草木尽葱茜。
一朝穷达异,相遇忘庆唁。
远官楚蜀间,寂寞返乡县。
于时同舍郎,贵者至鼎铉。
数奇益自屏,短褐失贫贱。
俯仰五十载,未愧金百鍊。
忍饥菰芦间,生理仅如线。
穷交谁耐久,晨暮一破砚。
啸歌枫林下,万事付露电。
惟有孤舟兴,所至多胜践。
衡茅无定止,何处非邮传。
炊烟起沙际,跳鱼裂波面。
呕哑纬车鸣,隐翳渔火见。
箫鼓乐水神,钟梵闹竹院。
我诗虽日衰,得句尚悲健。
巍巍阙里门,未尝弃狂狷。
放浪终馀年,造物不汝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