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烹羊猪,鸟烹鸭鸡。唯鹑不杀,置奴而携。
公只知鱼之洋洋,鹅之鹢鹢。噫兮噫兮。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放鹑》,描绘了一幅人与动物相处的画面。首句"兽烹羊猪,鸟烹鸭鸡"展现了当时人们普遍宰杀禽畜的生活场景,然而对鹑(一种小型鸟类)却有所保留,只将其当作奴隶般饲养。"唯鹑不杀,置奴而携"表达了对鹑的特殊对待。
接下来,诗中通过"公坐堂上,见而悲悽",展现出主人公的怜悯之心,他看到这些被囚禁的鹑,感到它们无法自由飞翔的凄惨。他下令释放它们,"急令开笯还故栖",让它们回到自然的环境中。诗人以"其间无力飞不齐"形容鹑们重获自由后的状态,形象生动。
最后,诗人感慨道:"公只知鱼之洋洋,鹅之鹢鹢",意思是说,人们往往只关注自己餐桌上的美食,如肥美的鱼和优雅的鹅,却忽略了其他生物的感受。"噫兮噫兮"则是诗人对这种现象的深深叹息,表达了对动物权益的同情和对人类行为的反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放鹑为题材,寓言性地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动物生命的尊重和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