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寒 食 宿 先 天 寺 无 可 上 人 房 唐 /方 干 双 扉 桧 下 开 ,寄 宿 石 房 苔 。幡 北 灯 花 动 ,城 西 雪 霰 来 。收 棋 想 云 梦 ,罢 茗 议 天 台 。同 忆 前 年 腊 ,师 初 白 阁 回 。
- 翻译
- 双扇门在柏树下打开,借宿的石室上长满了青苔。
北面的经幡摇动,城西飘来了雪花和冰雹。
收起棋盘时想起了云梦泽的广阔,饮茶结束后谈论起了天台山的秀美。
共同回忆起前年的腊月,师父刚从白阁返回来。
- 注释
- 双扉:两扇门。
桧下:柏树下。
寄宿:临时住宿。
石房:石砌的房屋。
苔:青苔。
幡北:北面的经幡。
灯花:灯火的火焰。
动:摇动。
城西:城市西侧。
雪霰:雪花和冰雹。
收棋:结束下棋。
想:想起。
云梦:古代大湖名,这里泛指广阔的水泽地区。
罢茗:喝完茶,结束饮茶。
议:谈论。
天台:天台山,代指风景优美的地方。
同忆:共同回忆。
前年:去年的去年。
腊:腊月,农历十二月。
师:师父。
初:刚刚。
白阁:白色的楼阁,这里指修行处所。
回:返回。
- 鉴赏
诗中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画面。"双扉桧下开,寄宿石房苔",诗人在一间古老的寺庙内暂时栖息,这里有着浓厚的佛教氛围和岁月的沉淀。"幡北灯花动",幡指的是寺院中悬挂的经幡,而灯花则是晚风轻拂下的灯光摇曳,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城西雪霰来",诗人所处之地在深夜里迎来了细碎的雪花,这些自然景象为诗中增添了一份宁静与孤寂。"收棋想云梦",这里的“收棋”意味着诗人已经结束了与朋友之间的围棋对弈,而心中的思绪却还在云端和梦境间游离。
"罢茗议天台",罢茗即停止饮茶,议天台则是讨论关于佛教的高深道理。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于精神世界追求的渴望。这一段落体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最后两句"同忆前年腊,师初白阁回",诗人与友人共同怀念去年冬日的情景,那时他们一起在白阁(可能是寺庙的一部分)徜徉。这里流露出一丝对往昔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对精神寄托之地的深情。
整个诗篇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佛法的境界,以及他对于友谊和美好记忆的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
劝子一杯酒,清泪不须流。
人间千古,俯仰如梦说扬州。
何况楚王台畔,为雨为云无限,人事付轻沤。
聚散随来去,天地有虚舟。谪仙人,解金龟,换美酒。
载与君游,流水曲觞且赓酬。
麾盖飞迎过霭,江滨响振歌喉,拚醉又何求。
三万六千日,日日此优游。
送李秀嵓归蜀
平生秀嵓翁,嘉遁轻朝衣。
圣世重特招,趣驾不容违。
我岂匏瓜哉,先圣固所睎。
长江一万里,舟行疾如飞。
东南盛人物,十九饫甘肥。
颇藉子公力,宁知伯玉非。
秀嵓曰异哉,我本起布韦。
岂比淮之水,东下杂于淝。
论奏了不阿,正直鬼神依。
谗言嗟止棘,曰归咏采薇。
岁晏江涛平,雨雪从霏微。
悬知到家日,花竹绕山扉。
和李果州同游茅山赠
我家荆溪东,矮屋八九间。
石田人不耕,自占水一湾。
十年去城市,乐此清昼閒。
饱闻西州英,奥学窥孔颜。
见贤岂无时,冰开水潺潺。
朅来洁齐俟,一语开冥顽。
锦机神所秘,启示不吾悭。
追随妙高台,勇往不作艰。
蹇步驱弗前,逸驾杳难攀。
惆怅默无言,诗卷惭空还。
三茅在何许,天末耸髻鬟。
胜处不可穷,老我尝窥斑。
幽人去不归,夜鹤守松关。
夫君金玉姿,秀气超人寰。
兴来得同游,句就知难删。
应同太史笔,有副藏名山。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