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苍苍(cāng cāng)的意思:苍翠茂盛、郁郁葱葱的样子
吹箫(chuī xiāo)的意思:指演奏箫的技艺高超,也引申为吹牛、夸大事实。
丹炉(dān lú)的意思:比喻修炼内功的地方或方法。
东壁(dōng bì)的意思:指东方的墙壁,比喻坚固的后盾或可依靠的支持。
独自(dú zì)的意思:单独、孤独地。
凤凰(fèng huáng)的意思:凤凰是古代神话中的一种神鸟,象征着吉祥、美好和重生。在成语中,凤凰常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崛起和重生。
高峰(gāo fēng)的意思:高峰指的是山峰的顶端,也引申为事物的巅峰或顶点。
鹤鸣(hè míng)的意思:形容文采斐然,声音悦耳动听。
何须(hé xū)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或没有必要做某事,也可以用来劝告别人不必要的行动。
鸣石(míng shí)的意思:指隐忍不发作声,待机而动的状态。
石洞(shí dòng)的意思:指人追求安逸舒适的生活,不思进取,不肯努力奋斗。
台光(tái guāng)的意思:指明亮的灯光,也用来形容光明、明亮的前途或希望。
星回(xīng huí)的意思:指星星回归原位,比喻事物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或人回到故乡。
野寺(yě sì)的意思:指没有经过修缮、管理的庙宇或寺院。
渔村(yú cūn)的意思:指偏远的农村地区,也用来形容生活简单、宁静的地方。
月影(yuè yǐng)的意思:指月光下的影子,比喻不真实、虚幻的事物。
云散(yún sàn)的意思:指云彩散开,天空放晴。也比喻事情的困难或疑虑消散,问题解决。
- 鉴赏
此诗《鹤鸣夜月》由清代诗人张鹏翮所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山中夜晚景象。
首句“闲上高峰望德阳”,开篇即以“闲”字点出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他独自登上高山,远眺德阳,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淡泊。接着,“旗山涪水尽苍苍”一句,将目光转向远方,旗山与涪水在暮色中呈现出一片苍茫之景,营造出一种辽阔而深邃的自然氛围。
“丹炉人远苔生径,野寺僧稀叶满廊”两句,诗人将视线转向山间,描绘了丹炉旁长满了青苔的小径,以及野寺中僧人稀少,落叶铺满走廊的场景,既表现了山林的幽静,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
“云散渔村留月影,星回东壁映台光”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神秘。云雾散去,渔村中仅留下月光的倒影,星星在东壁上闪烁,照亮了台面,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与美感。
最后,“鹤鸣石洞何须问,独自吹箫下凤凰”两句,以鹤鸣为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自由与超脱。鹤鸣于石洞,无需询问,诗人独自吹箫,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追求着心灵的归宿与释放。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以及在喧嚣世界中寻求内心平静的渴望。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魅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金山乡僧归蜀开堂
撞钟浮玉山,迎我三千指。
众中闻謦欬,未语知乡里。
我非个中人,何以默识子。
振衣忽归去,只影千山里。
涪江与中泠,共此一味水。
冰盘荐琥珀,何似糖霜美。
满江红.别大名亲旧
河上徘徊,未分袂、孤怀先怯。
中年后、此般憔悴,怎禁离别。
泪苦滴成襟畔湿,愁多拥就心头结。
倚东风、搔首谩无聊,情难说。黄卷内,消白日。
青镜里,增华发。念岁寒交友,故山烟月。
虚道人生归去好,谁道美事难双得。
计从今、佳会几何时,长相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