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古寺清秋日·其四》
《古寺清秋日·其四》全文
宋 / 文彦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古寺清秋日潘郎兴倍长。

院闲披鹤氅,人静掩鹰房

密树惊晨鹊,幽轩耿夜螀。

班姬咏扇,通夕恨昭阳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班姬(bān jī)的意思:指人才出众、才情出众的女子。

鹤氅(hè chǎng)的意思:指高贵、端庄的仪态和举止。

密树(mì shù)的意思:比喻事物密集、众多。

潘郎(pān láng)的意思:形容人的性格高傲自负,不肯屈服。

秋日(qiū rì)的意思:指秋天的日子,也可引申为秋天的景色或氛围。

鹰房(yīng fáng)的意思:鹰房是指鹰巢,比喻高耸的楼阁或高楼大厦。

咏扇(yǒng shàn)的意思:用诗词歌咏扇子,比喻对事物的赞美和歌颂。

昭阳(zhāo yáng)的意思:指明亮的阳光照耀下的景象,比喻光明、辉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古寺中的宁静与清寂之美。诗人文彦博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中的一系列景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首句“古寺清秋日”,点明了地点和季节,古寺在秋日的映衬下更显庄严与静谧。接着,“潘郎兴倍长”一句,借用了潘岳(字安仁)的故事,暗示诗人在此地心境更为悠然,兴致倍增。

“院闲披鹤氅,人静掩鹰房”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古寺的环境。鹤氅是古代文人常穿的便服,此处用来形容寺院的闲适与雅致;“人静掩鹰房”则通过反衬手法,强调了寺院的寂静与远离尘嚣。

“密树惊晨鹊,幽轩耿夜螀”两句,通过晨鹊与夜螀的活动,展现了古寺的生机与静谧并存的特色。晨鹊的惊动与夜螀的鸣叫,虽是微小的自然现象,却为古寺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

最后,“班姬应咏扇,通夕恨昭阳”两句,借用汉代才女班婕妤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过往的怀念。班婕妤曾为汉成帝的妃子,后因失宠而作《团扇歌》,表达了对失去宠爱的哀怨之情。在这里,诗人或许借此表达自己对古寺清秋之美的感慨与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引用,展现了古寺在秋日里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感慨。

作者介绍
文彦博

文彦博
朝代:宋

文彦博(1006年10月23日—1097年6月16日),字宽夫,号伊叟。汾州介休(今山西介休)人。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被誉为介休三贤之一。天圣五年(1027年),文彦博进士及第。历任殿中侍御史、转运副使等职。庆历七年(1047年),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平王则起义功,拜同平章事。皇祐三年(1051年)被劾罢相,出知许、青、永兴等州军。至和二年(1055年)复相。
猜你喜欢

新定感兴五首·其一

数仞黄堂上,题名仅百贤。

孤高宋开府,千载可拳拳。

(0)

送李纮殿院赴阙·其一

寂寥门巷每相过,亲近贤人所得多。

今日九重天上去,濉阳孤客奈愁何。

(0)

杂咏四首·其三

铿铿千古峄山桐,金石声来造化中。

谁道元和无复致,为君堂上起薰风。

(0)

七月十六夜园中偶成

匝月霪霖到夏残,遂成秋涨泛河干。

环畿万锸争疏堰,举国连兵甚旱乾。

已败渚荷倾潦落,渐疏园柏待霜寒。

一年信有来春计,不补当前百可叹。

(0)

韩干照夜白·其一

八尺?龙雪到蹄,阿瞒骑罢阿环骑。

绝怜千古房星魄,不见明时见乱时。

(0)

湖亭席上

寒食梨花月,新晴杨柳风。

愁融山色里,兴极酒杯中。

绿发日夜变,青春今古同。

忍教行乐处,容易夕阳红。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