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不过(bù guò)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程度、条件、程度等不超过某个限度,不过分,只是,仅仅。
逢龙(féng lóng)的意思:遇到有权势、有影响力的人物。
浮浮(fú fú)的意思:形容心神不宁,浮躁不安的状态。
更嬴(gēng yíng)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变化超出人们的预料,超出原有的限制,取得更大的成功。
孤山(gū shān)的意思:指孤立的山峰或独立的山岭,也用来形容一个人在社会中孤独无助。
光照(guāng zhào)的意思:指阳光照射,也比喻明亮、光明。
芦花(lú huā)的意思:芦花是指芦苇开花的样子,比喻人的思维敏捷、反应迅速。
冥冥(míng míng)的意思:意味深长、神秘莫测
墨池(mò chí)的意思:指人才聚集的地方,也用来形容文化氛围浓厚的地方。
奈何(nài hé)的意思:表示无法改变或无法逃避的局面或境遇。
是得(shì de)的意思:表示事情得以实现或成立。
天光(tiān guāng)的意思:指天空的光亮,也可引申为指天亮的时候。
烟波(yān bō)的意思:指水面上烟雾缭绕,波纹起伏的景象,形容水面景色美丽、宜人。
漾漾(yàng yàng)的意思:形容水波、声音等连续不断地传播或扩散的样子。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高秋时节雁影的壮丽景象,充满了深邃的意境和哲理思考。首句“漾漾浮浮淡不过,天光照出字无讹”以轻盈的笔触勾勒出秋日天空中雁群的轮廓,仿佛在水面上轻轻漂浮,又似被天光清晰地映照出来,没有丝毫模糊或失真。这种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纯净,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视。
接着,“可容远水芦花见,是得孤山云意多”进一步扩展了画面,将视线延伸至远方的水面和芦花,以及远处孤山上飘动的云彩,通过这些元素的描绘,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寓意着诗人的心境广阔,能够从细微之处感受到大自然的深邃与复杂。
“华岭逢龙俱花叶,墨池曳隼有烟波”两句则运用了象征手法,华岭上的龙与墨池中的隼分别代表了力量与速度,而与之相伴的花叶与烟波则象征着生机与宁静。这两者并存,既展示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也隐喻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冲突与和谐。
最后,“想当不为更嬴下,高到冥冥人奈何”表达了诗人对于高远境界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感慨。更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射手,此处可能暗指诗人虽有高超的才华与追求,却难以达到理想的高度,面对高不可及的境界,人类往往感到无力与渺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以及自我境界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学深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
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
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南省转牒欲具江国图令尽通风俗故事
圣代提封尽海壖,狼荒犹得纪山川。
华夷图上应初录,风土记中殊未传。
椎髻老人难借问,黄茆深峒敢留连。
南宫有意求遗俗,试检周书王会篇。
燕歌行
君不见渔阳八月塞草腓,征人相对并思归。
云和朔气连天黑,蓬杂惊沙散野飞。
是时天地阴埃遍,瀚海龙城皆习战。
两军鼓角暗相闻,四面旌旗看不见。
昭君远嫁已年多,戎狄无厌不复和。
汉兵候月秋防塞,胡骑乘冰夜渡河。
河塞东西万馀里,地与京华不相似。
燕支山下少春晖,黄沙碛里无流水。
金戈玉剑十年征,红粉青楼多怨情。
厌向殊乡久离别,秋来愁听捣衣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