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连续干旱的年份中,端午节到来时却有幸得到了及时的雨水滋润。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传统节日相融合,展现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珍惜。
首句“春夏连年旱魃灾”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连续干旱的严峻景象,“旱魃”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旱神,此处借指长时间的干旱天气,形象地表达了自然环境的恶劣。
次句“虽逢令节免流杯”则转而描述在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里,人们得以避免了因干旱而可能采取的特殊习俗——“流杯”,即在水边举行的一种饮酒游戏。这里的“流杯”不仅是一种节日活动,也象征着人们在干旱时期对水资源的珍视和保护。
第三句“清和幸得甘霖霈”进一步强调了雨水对于干旱地区的重要性。通过“清和”二字,诗人赞美了雨水带来的清凉与和谐,同时也表达了对这场及时雨的庆幸之情。“甘霖霈”则生动地描绘了雨水如甘露般倾洒的情景,给人以生机勃勃、万物复苏之感。
最后一句“竞渡蒲樽览一回”则将视线转向端午节的传统习俗——赛龙舟。诗句中的“蒲樽”指的是用菖蒲叶包裹的酒杯,是端午节期间人们用来饮用的特色酒具。在这里,诗人通过“竞渡”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端午节热闹非凡的氛围,也暗示了人们在经历了干旱之后,对生活重新充满希望和喜悦的心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变化,还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元素,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以及在困难时刻人们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尊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永叔喜雪
阴风触物生晚劲,积雪经旬戏春令。
气排水国吁可骇,势覆山城力谁竞。
缤纷乍逐飞霰夺,惨淡仰见浮云定。
稍并日夜明相续,欲乱玄黄色交映。
丘陵迤逦增更高,市井喧卑听逾静。
包荒含垢似天德,履素居纯近民性。
可怜佳境浩无极,非有雄辞岂能咏。
匆忆避地歌其雱,携手驱车及宽政。
迩来盈尺亦何有,高卧闭门方自庆。
矧占丰岁宜九谷,重抑骄阳驱百病。
龙蛇在蛰莺在谷,与我俱欣四时正。
新诗翩翩摧古人,汝阴太守明廷臣。
侔色揣称笑流俗,与民乐赓阳春曲。
由来曲高和必寡,况我才居郢人下。
除草二首·其一
昔岁有壮气,耻事一室中。
独愿埽万里,指麾走群雄。
少壮意更衰,弃书学老农。
羁旅无田园,飘如野间蓬。
徘徊陈蔡间,呰窳见楚风。
托足不期广,所存一亩宫。
秋草日芜没,荷锄事儿童。
叹息念变化,古人颇固穷。
煌煌京洛行
紫极开天门,庆云丽皇居。
卜郊定九鼎,悬阙观宝书。
德泽浸无疆,风俗返华胥。
冠盖百万家,车马十二衢。
轻肥耀朝日,富庶极中区。
游侠信陵后,节义大梁馀。
顾盼生光辉,吹拂动萎枯。
贵贱且贸迁,高陵忽为墟。
变化若有神,升沉岂尝拘。
咄嗟邹鲁士,何用空踌躇。
同客饮涪州薛使君佚老亭
百尺井底泉,激轮乍飞流。
潺湲入庭户,宛转如奔虬。
主人三署郎,持节西南州。
弃之卧故里,富贵安足留。
却埽长闭门,赢馀非所求。
客来坐林下,樽酒相献酬。
未尝语朝市,馀事良悠悠。
乃知独往意,不必山林幽。
衣冠多隽才,继踵公与侯。
谁能悬其车,五十未白头。
嗟嗟贤大夫,此风可镇浮。
为问三辅间,何如马少游。